【新城鄉關係】惡地跑跳碰春酒活動


在偶然的機緣下,被老師交代了一項重責大任,就是帶著研究室的人一起出遊,地點則是由所有成員一致同意,選擇了與我們研究室息息相關的左鎮。
在與另一研究室負責人日日夜夜的討論、更改後,終於產生了以下的行程規劃。

於是我們一群人,3台汽車9台機車就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2/23
第一站 岡林國小
我們的第一個集合點是岡林國小,與社區負責人柳竹和公視拍攝團隊集合後,先由柳竹對岡林國小的歷史進行講解,而後就由社區的人帶領著我們前往位於308高地附近的老農夫田園。

 第二站 老農夫田園
經過長途跋涉後,我們來到了老農夫田園。老闆親切的接待了我們,介紹了他的陸海空動物園,還有可可樹、咖啡樹、萬壽菊、有機菜園豐富的食用蔬果和自然生態。大家洗去了都市的紛擾,在這舒服又清幽的田園裡嶄露笑容。走完整個田園後,老農夫告訴大家他已準備好巧克力鍋要讓我們大快朵頤,儘管時間已經有點延遲,大家仍不敵於那巧克力的陣陣香氣,紛紛找了座位坐下來,品嘗老農夫家自產的巧克力,以及淋上加熱過後巧克力各種水果,讓人一口接一口,完全停不下來。也有許多人第一次品嘗到100%的黑巧克力,酸苦的滋味也讓人難以忘懷。

第三站 製作滷肉飯
告別完老農夫後,我們回到了一開始的集合點岡林國小。社區的阿姨們已蓄勢待發,準備帶我們體驗如何製作滷肉飯,但因為前一個行程有點延遲,因此我們參與的部分為滷肉飯肉塊切細的部分,聽起來很容易,但做起來不容易。大家個個磨刀霍霍向豬肉,但能切的像樣的卻寥寥無幾。在輪流體驗的過程中,大家的笑容一直掛在臉上。
製作完滷肉飯後,便是大家的休息、等待午餐製作完成時間。
在岡林國小的會議室裡,大家放下了手機,拿出了桌遊,玩得不亦樂乎。終於等到自己動手做的滷肉飯完工後,大家忍不住一碗接一碗,也很謝謝社區為我們多煮了一樣青菜,讓大家補充進行下午行程的能量。


第四站 製作草仔粿、控窯
大家吃完滷肉飯休息一下後,便開始製作草仔粿。社區阿姨認真教著大家用特製外皮包著內餡的技巧,也讓大家自由發揮。在過程中,有人因為自己捏出的形狀與眾不同而沾沾自喜;有人用沾著麵粉的雙手,追著別人跑;有人不斷向阿姨請教如何讓草仔粿吃起來更美味的秘訣等大家都製作完成後,阿姨們便將我們的作品們放入烤盤裡。由於美味需要時間等待,於是我們先進行下一個行程:控窯。

社區大哥們帶著我們架設土窯城堡,過程中不斷有石塊掉落,大哥們告訴我們應該要越疊越小顆,而在抓到技巧後,我們終於疊成了屬於自己的控窯城堡,在把番薯和玉米放入,便把城堡給封了起來,讓火在裡面悶烤。在等待的時間,我們一群人便到了旁邊的農田挖起了葛鬱金,不熟練的我們不是把葛鬱金斬頭就是斷尾,後來農田的主人看不下去,現場示範給我們看如何將葛鬱金完整出土。大家玩得不亦樂乎,也學到了一些農村生活的技能。
葛鬱金體驗行程告一段落後,大家便跟著柳竹的腳步前往李家古厝與岡林教堂,而在柳竹的講解中也使我們更加了解了左鎮的歷史。
結束左鎮文化之旅後,大家便開始品嘗剛剛自己做的草仔粿和控窯成果,臉上浮現著滿足的笑容。

第五站 買阿姨家
結束完今天的跑動行程後,大家到了買阿姨家前面的空地開始準備今晚的重頭戲:烤肉+搭帳棚+分組遊戲。由社區的大哥哥教我們如何搭設帳篷,而在大家的分工下,這項任務很快便完成了。接者大家便開始一邊吃著烤肉,一邊玩著主辦準備的遊戲不知不覺,時間就來到了九點,為了不影響阿姨的睡眠,大家便結束了吵鬧的活動,開始了溫馨的電影時光。在電影結束後,大家帶著開心與充實的心情,入了夢鄉。

2/24
第一站 二寮觀日平台
隔天凌晨六點起來看了看雲霧的情形,社區的哥哥告訴我們今天的情況沒辦法看到日出了,大家抱著失落但有有點慶幸可以補眠的心情,又回到了帳篷內
不過還是有熱血的學弟們前往二寮觀日平台,為大家捕捉到微日出的美照。

第二站 牛港嶺
我們跟著茅先生的腳步,踏入了北左鎮的牛崗嶺步道。過程有飄點小雨,所以路段較濕滑,大家互相扶持、協助,也更了解北左鎮的一些歷史與小故事,更看到了平常無法看見的美景地質峭壁。

或許過程中有點小艱辛、困難,但在大家的加油聲中,所有的困境好像都變的容易許多。相信經過這次的活動後,兩個研究室的每位成員都對左鎮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也有了更深厚的感情。


photos by 張秀慈老師、傅宇崴、蕭珧綺、郭孟翰、黃晏辰、紀詠仁、賴政達


Share:

【惡地協作】二寮草山古道探勘活動受英國Live Projects Network 肯定



惡地協作團隊偕同左鎮公館社區發展協會與成功大學「人道建築的在地實踐」、「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台灣醫療史導論」3門跨領域課程於20185月辦理之二寮草山古道古道踏勘活動,獲得英國Live Projects Network之肯定

Live Projects Network 為知名社會設計網絡,主要收集國際上強調參與、協作、跨領域、專業實作的Design Built或服務學習案例,案例中須強調大學與外部組織慈善機構和N.G.O之合作,在短時間之內利用低成本的方案實作達到最大之效益,建立合作雙方之互惠關係。本次獲選為案例之古道踏勘活動,主要發展自於106學年度都計系大四實習左鎮地質公園組之構想,同學利用中研院的百年歷史圖資,套疊出耆老口中不斷出現的二寮草山古道,除了重新挖掘出對社區意義深厚的歷史空間軌跡外,並以此擘劃出南左鎮發展地質公園空間規劃藍圖,希望能夠將二寮曇花一現的觀光人潮留下,發展對在地社區更具意義的深度旅遊與體驗。後續都計系連結成大跨系所課程師生與社區幹部,在地耆老的指引下,重新開闢一小段消失的古道;透過在自然中深刻的體驗與實作,連結左鎮的文化保存與地方發展,引動後續社區長輩對於古道作為地方集體記憶之討論。

本次踏勘登山布條的設計理念,色彩來自二寮日出與雲海,各顏色的長度回應不同路段古道鋪面現況與開闢難易度,以總長74公分(1/5000) 的方式,呈現這條3.7公里的生命之路! 感謝建築系簡聖芬老師的色彩靈感,助理黃奕綺的取色和 in scale,以及侯予謙協助距離量測,低成本但極富活動象徵意義的布條,是本次獲選之亮點之一。英國Oxford Brook University設計學院亦主動提出合作邀約,希望透過共同國際交流與共同教學,一同建立台灣惡地地區古道識別系統。

案例內容請參見 (案例中之影片由社區夥伴賴政達提供)

惡地協作方案及古道踏勘方案目前為唯一雙列在Live Projects Network Pacific Rim Network之台灣案例


Share: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