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思茜; 攝影/曾思茜)
2024年2月28日,計畫團隊一同到惡地、與惡地學習,特別感謝「惡地好人」夥伴們,人文協會李秀娥、田寮區農會許淑英、惡地農夫工作室梁舒婷、高雄市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黃惠敏。
活動首先走訪田寮月世界,如同月球一般銳利及灰白色調的表面,在地理學上稱為「惡地」,分布範圍包含臺東利吉惡地、苗栗三義,以及本計畫關注的場域,臺南高雄一帶的西南惡地。源自於不同的侵蝕、風化、沈積作用形成今日所見的地貌。除了眼睛所見,透過實際走訪也讓團隊們身在其中聞著硫磺味,用手感觸一片一片的泥岩,真正地走入惡地。
我們看見了惡地作為自然教室的獨特性,除了自然風貌,亦看見了結合工法、創意以及在地材料的涼亭置立於園區,讓學生意識到專業知識能夠實際、落實,成為地方的一部份。
學生們參與田寮區農會的手作課程,以在地生產的龍眼蜂蜜製作清涼的蜂蜜水,認識在地品牌「田那提」,看見區域特色的同時,也看見人們如何反過來運用惡地的條件創造不同的生命線,為產品加值。
田寮區農會手作課程 |
吃飽喝足後,隨著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的腳步,深入探索惡地豐富的生態以及其中的環境保護議題。
首先來到位於台28線上的野生動物友善生態廊道,生態廊道意味著生態豐富外,更藉由協會的導覽意識到這裡有一群主動關心鄉野的工作者,馬頭山觀察到的保育類動物有23種,保有原始生態的淺山自然風貌,但為了縮短城鎮、城鄉之間的距離,臺灣淺山或深山地區開闢許多公路,原生態因著公路而一分為二,動物們的遷徙或覓食路線被中斷,因此動物路殺事件時有所聞,而生態廊道旨使用天橋或地下涵洞隧道工程來提供動物安全移動的路線。
馬頭山的工作者們為了保護家鄉的生態環境,推動建設生態廊道來保護當地的動物朋友們,於2023年落成。除了硬體工程,更建立了嚴謹的入口門禁、生態監測系統,亦打造引導動物使用並在必要時提供生存機能的水池,同時協會也積極使用導覽及文宣推廣當地生態,喚起社會對於自然環境的保護意識。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