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counter】台灣多元族群文化路徑月會 首場:相遇後的迴響

文/林靜莉 (高雄第一社大自然生態社社員/前高雄市杉林區圖書館主任)                 

自2019年游永福老師出版《尋找湯姆生:1871臺灣文化遺產大發現》這本書開始,這條湯姆生與馬雅各一起走過南台灣的路線,就開始火熱起來,特別是路線上的在地人們,不斷地探討建立文化路徑的可能性。

2023年2月17日於左鎮沐重光珈琲商行舉辦的【相遇】活動,就是分別以講座、工作坊與走讀活動,讓關心這條路徑的夥伴,能透過相遇,進而交流關於建立此文化路徑的所有主題。活動由講座開始,從法國的聖馬丁之路為學習案例,借鏡歐洲文化路徑評估面向,學習如何建立「湯姆生、馬雅各與台灣多元族群文化路徑」。

路徑月會由張秀慈老師開場,與參與者一同分享歐洲文化路徑社會參與的案例
(攝影:賴政達, 2023/2/17)

這條聖馬丁路線獲選為案例,是透過成大都計系張秀慈老師,帶領研究生賴欣男從歐洲文化路徑社會參與相關的文獻中,選出跨文獻提及的路徑為成功學習案例。在這個路徑之前,曾被提及的路徑尚有西班牙的聖雅各之路、日本的熊野古道與奧之細道,都是期盼我們能像所樂道的路徑,學習建立起文化路徑。這次特別不同,不但透過研究生對聖馬丁之路的介紹與分享,進而了解歐洲文化路徑的概念,並非火紅熱門就可成名,須有評估面向的內涵方能成事,畢竟要像別人一樣,僅僅是一種抽象,文化路徑要建立,須向評估面向建構內容。

從2013年歐洲部長委員會通過的67號決議所訂的五個評估面向上來看,已看到湯姆生與馬雅各路徑上的夥伴們在發光發熱了。從游老師出版書至2023年這三年多來,最優先行動的面向就是書內容的發表,除了游老師介紹書的內容外,也有劉克襄及謝佩霓分別對湯姆生走過的台灣及亞洲路徑作介紹。在那起初階段,關心湯姆生這個主題的群眾相聚,只能算與湯姆生交往中,還沒在建立路徑這條路上相遇。

歐洲部長委員會(Committee of Ministers)通過之第67號決議
所訂的文化路徑五個優先行動面向
(圖:賴欣男)

在了解書的內容之後,以2020年高雄第一社大自然生態社而言,實際去看馬雅各創立的左鎮、岡林、木柵教會,從內門穿過杉林到甲仙自六龜返的路徑,把路徑中的景找出來對照書中照片,是最頻繁的活動(註)。這些活動有些是社團自主性活動,有些是跟著游老師的腳蹤行,這時就與甲仙陪伴游老師的夥伴們、游老師要提攜的荖濃後進們、杉林與台南來的同好們相遇,彼此開始交流,套句俗話,走著走著,就走在一起了。

2021年5月筆者在日光小林與張秀慈老師帶的成大學生團隊相遇,當時活動名稱為「初探湯姆生馬雅各之路-觀光主題資源盤點工作坊」,由甲仙、六龜、杉林與內門的夥伴們,分享在地資源。當下已經開始從書上與路上的重點,擴及到社區特色的統籌了。後來有一場學生為各社區設計出推廣活動的線上成果發表會,同學們為路徑上各社區量身訂作的設計,包羅萬象,頗具創意,對帶動社區的發展,對評估面向而言,應屬共同記憶、歷史、遺產強化面向的實踐。

成大都研所和社區、業界合作,辦理「初探湯姆生馬雅各之路-觀光主題資源盤點工作坊」
(攝影:張秀慈, 2022/5/11)

2021年,筆者也特地介紹游老師到高雄市立圖書館的城市講堂,談「漫步湯姆生馬雅各之路」。游老師提到要建立「湯姆生馬雅各之路」成為國際文化路線,當然這不是他首次提出文化路線的場合,倒是在公部門場地,大聲疾呼地方政府該有所作為的一次。這次的發聲似乎有被聽見,隔年2022年,文博繞境活動,就把湯姆生路線納入活動範圍,舉凡杉林至六龜古道、荖濃溪谷及甲仙的白雲仙谷,都有被安排繞到,這是文化旅遊面向的實現,也是與政府部門的相遇。

2022年10月的臺灣文博遶境中,體驗湯姆生行走點位及荖農部落接待家庭
(截自臺灣文博會-臺灣設計展網站, 2022)

2022年,由公部門臺灣歷史博物承接「臺灣文化路徑推動社會發展計畫」後,路徑的發展從湯姆生與馬雅各之路邁向臺灣多元族群文化,出現許多跨領域的合作。以9月1日日光小林場的「手工技藝與當代對話」活動為例,就以風土食物為主軸,請來環境料理師阿海納來展現民俗植物與風土料理創作,還讓左鎮、甲仙與杉林的代表,用飲食與湯姆生及植物故事結合,其他場活動還分別以聲音與服飾主題,各別於木柵與荖濃展現多元文化的特色。

日光小林社區以民俗植物與風土料理與湯姆生故事結合
(攝影: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2022/9/1)

社區參與是文化路徑最基本的建構力,除了甲仙愛鄉協會與杉林的築夢故鄉協會是路徑上的在地社群外,周邊的美濃愛鄉協會也常投入古道行徑的帶領。社區性的兩個大學,旗美社大與第一社大生態社,更是社區參與的力量。較特別的是兩所大學,分別是位於台南的成功大學以及位於高雄內門的實踐大學,帶著學生投入社區參與,共同走在這條路徑上,強化了青年文化與教育交流這個評估面向。西拉雅與大武壠族是路徑上兩大平埔原住民族群代表,但在這樣的發展下,反而讓人忽略了杉林區其他客家及閩南族群的社區。

路徑風土可涵蓋許多文化藝術,除了可將好山好水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化作藝術創作外,也可為湯姆生的照片,衍生出不同型式的作品,例如荖濃文化工作室復刻了1871年代的服飾包括頭巾,還有煙斗與十字繡,更經典的是到湯姆生相片的場景去體驗歷史圖像的群像照,與濕版照片同樣是藝術的呈現。第一社大自然生態社的夥伴柯玉瓊,將湯姆生照片中的白雲仙谷、武裝嚮導及木柵教會前的群體照,以烙畫方式呈現,也將幾幅照片化為水彩畫,是當代文化與藝術的實踐。公部門也不遑多讓,以繪本方式出版《穿越時空遇見湯姆生》,讓當代的讀者,以時空穿越的方式,全齡參與式地隨著游老師去遇見湯姆生,都是當代文化的展現。

社大夥伴柯玉瓊分享湯姆生影像的烙畫成果,引起台下熱烈迴響
(攝影:賴政達, 2023/2/17)

單獨從各評估面向來審視我們在此文化路徑的努力,看似已有作為,面向圖也好比我們路線上的各行政區的方位組合,台南在左、甲仙在上、杉林在下、六龜偏右,大家在各自的場域裡,辧起有聲有色的活動,旗美社大與第一社大生態社,參與各區的活動,近三年來有些成果,像是初露茅頭但都還不深入,雖然離建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以相遇來凝聚建立的力量,讓路徑上的夥伴走得不孤單,能彼此交流是很重要的建構。特別是結合工作坊,可讓在地的經營,提早投入各項必備條件的準備,是很棒的起步。

這次活動壓軸是由山海屯社會企業的許明揚執行長,來進行左鎮老街的參訪,像沐重光珈琲商店就是取其如沐重建之光的精神來命名,確實也看見小鎮努力在建構旅人參訪的內容。

在路徑月會的最後,山海屯社會企業許明揚執行長帶領參與者進行左鎮老街參訪
(攝影:賴政達, 2023/2/17)

湯姆生、馬雅各與臺灣多元族群文化路徑,並非在繁華的都市裡,路徑的建立需要許多的設計與規劃,還需很多資源的投入與分享,藉由相遇已看見各區努力在豐富旅遊發展的可能性,共創一個平台來集結各區的努力成果,將路徑的發展過程紀錄下來,也是當代的我們該努力的作為。特別要留意的是,正因為路徑並非在繁華的都市裡,在發展路徑的建設時,要特別注意維護在地原有的美好,莫讓一味的開發,破壞了原有的自然,莫讓噪音的旅人,干擾了在地的寧靜。若我們的相遇,是在地人不願意的遇見,也要收斂與檢討傷害,以保護路徑上的居民,才是公民該有的責任與態度。


---------------------------------------------------------------------

註:第一社大自然生態社參與路徑的活動

2020.03.01教會之旅(拔馬教會-崗仔林教會-本柵教會)

2020.03.15走讀湯姆生旗后照片景點(1)

2020.04.12走讀木柵路線

2020.04.18走讀滴水崁路線

2020.05.31走讀荖濃路線

2020.06.14走讀木柵段路線(烏山稜線鞍部與石厝)

2020.06.19走讀溝坪至杉林路線

2020.09.04走讀滴水崁路線

2020.09.12為滴水崁路線修路

2020.09.13走讀甲仙路線

2020.09.15走讀六龜至枋竂路線

2020.09.21走讀甲仙路線

2021.03.15走讀湯姆生旗后照片景點(2)

2021.03.29走讀草山路線

2021.03.31走讀荖濃路線

2021.04.11走讀滴水崁路線

2021.05.09走讀白雲仙谷路線

2021.06.19參與楊中平老師馬雅各之路線上課程

2021.09.04走讀滴水崁路線

2021.12.06參與曩螢論壇 

2022.06.24參與翁裕峰老師的必留痕跡活動

2022.07.14參與木柵多元文化活動

2022.09.01參與日光小林多元文化活動

2022.09.24走讀杉林

2023.02.17參與相遇活動




Share:

【Badlands Table系列演講 – 惡地與地質公園的相遇】

(文/ 林宥祺、張秀慈 ;攝影/ 林筱棋)

2月21日舉行Badlands Table系列演講 – 惡地與地質公園的相遇,透過來自台南與高雄推動地質公園的行動者分享經驗,藉由專業知識和心得感想的交流,創造共同對惡地的關懷意識。

本次論壇由惡地協作計畫主持人張秀慈老師開場,分享成大師生參與惡地的源起,以及如何透過長期與地方工作,以地方資產為本出發,看見惡地地方創生與國際永續發展趨勢,包括地質公園、文化路徑等策略對接之可能性。接著由長期推動地質公園在臺實踐的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蘇淑娟教授,分享地質公園的意義與內涵 --包含地景保育、環境教育、地質旅遊和社會參與,為大家定錨地質公園重要的四大核心價值。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蘇淑娟教授(左)、台南市文化局林韋旭主任秘書(右)

Share:

【活動紀錄】社區計劃案例分享

 (文:葛函昕、張秀慈/圖:葛函昕)

        111學年上學期由都計系張秀慈老師開設的「社區計劃」課程,於課堂持續邀請國內專家分享社區規劃及社區營造經驗,一則讓學生對於社區計劃之內涵能有更深刻的印象,二則透過課程協助建立更多國內之經典案例學習。本學期邀請之演講主題涵蓋社區規劃師、參與式規劃設計、生態社區、社區行動、農村再生等主題,案例從宜蘭、基隆、嘉義、台南,遍佈台灣各區,城市與鄉村社區案例兼具:

        第一場為【社區規劃師】,由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劉建億經理分享之「微笑基隆:以關係創造為本的都市再生」。劉建億經理分享臺北社區規劃師的發展歷程與基本概念,透過基隆推動社區規劃師的實際經驗,分享結合「社區規劃、社會福利、社區營造」三大面向,並與學校合作推動職人培訓的社區案例,說明從專業到非專業、從指導到協作的社區規劃轉變。

劉建億經理分享三社一體概念

學生回饋劉建億經理演講中印象深刻的內容

        第二場為【參與式規劃設計】,由城鄉潮間帶有限公司創辦人陳育貞老師所分享的「社區設計與地方創生:台灣宜蘭微型參與式規劃設計案例」。陳育貞老師分享駐地宜蘭二十多年,以參與式規劃設計結合專業實務與生活實踐,推動共作中共學的實際經驗,介紹社區規劃師整合空間專業與社區生活經驗的培訓與輔導機制,並以團隊在宜蘭後埤社區推動的跨域整合創生為案例,說明如何藉由社區居民的實務參與讓當地在創生的過程中有參與感並促進地方認同。

陳育貞老師分享參與式規劃設計關鍵策略

學生回饋陳育貞老師演講中印象深刻的內容

        第三場為【生態社區】主題,由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黃崑山教授分享,談「都市閱讀與書寫:九份子都市設計」。黃崑山教授首先藉由解構校園的空間、通道與建築,帶領同學認識都市空間的語彙與文法,再進一步分享土地細分的概念與國外案例作為借鏡分析臺灣都市都市規劃及九份子社區的空間語法,以提醒同學在進行規劃設計時需注意系統語彙的秩序。

黃崑山教授分享土地細分概念

學生回饋黃崑山教授演講中印象深刻的內容

        第四場為【社區行動】主題,由財團法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蔡福昌執行長分享故鄉布袋「濕地糧倉:後鹽業時代布袋鹽田轉型創生之路」。蔡福昌執行長以嘉義布袋為案例,從鹽業的發展歷史開始,說明早期的傳統鹽業因產業結構變遷、近海漁業枯竭、青壯年外流等多重衝擊宣布關廠後,如何以在地文化及溼地生態共生為目標進行規劃轉型。

蔡福昌執行長分享布袋鹽業歷史

學生回饋蔡福昌執行長演講中印象深刻的內容

        最終場為【農村再生】主題,由授課老師秀慈教授,以「從農村再生到文化路徑:大學參與社區協力政策資源整合經驗分享」為題分享個人在惡地工作的經驗。張秀慈教授以社區參與的經驗出發,說明自身從農村再生、區域亮點、跨域協作到文化路徑的行動歷程,並以惡地協作USR計畫為案例,分享以資產為本的社區發展如何實踐。

張秀慈教授分享惡地協作參與經驗

學生回饋張秀慈教授演講中印象深刻的內容

        經由課程與一系列演講了解社區規劃之意涵後,學生進入所選案例社區進行實務規劃,透過分析與資源盤點,以社區故事地圖方式呈現社區重要點位,並藉由實際走訪與歷史圖資套疊,了解社區過去與現在之資訊。本學期社區實作對象包含宜蘭的壯圍鄉、嘉義的布袋鹽田、基隆的八堵社區、暖暖老街、台南的九份子社區、以及台南左鎮的公舘社區、左中社區,透過分析社區資產與需求,結合課程內所學,以ArcGIS故事地圖網頁為成果,將訪談、分析及相關資料共享給社區夥伴。

|各組故事地圖成果|

第一組:劃閒圍宜-參與式規劃在宜蘭壯圍的實踐https://arcg.is/r4T0K
第二組:展望布袋,放“鹽”未來https://arcg.is/1qKeuq
第三組:在地人生活的回憶路線地圖https://arcg.is/1mK1f9
第四組:微笑基隆,基建發言https://arcg.is/1yS154
第五組:理想九份滿,現實ㄐㄧㄡˋ骨感https://arcg.is/1DTr11
第六組:九想成為一份子https://arcg.is/HSv1L0
第七組:韌袋發鹽https://arcg.is/1GjXWX2
第八組:暖史.暖師https://arcg.is/1OLaay
第九組:日出公館,惡地重昇https://arcg.is/0iOKqu

Share:

【成果發表】新體驗——創新管理課程成果整合 創產所楊佳翰老師

(文:吳秉真/圖:吳秉真)


創產所楊佳翰老師的創新管理課程,在109與110學年度帶領學生認識惡地的夥伴們,以及這片看似荒蕪之地上所充滿的瑰寶,期望將這片土地化為充滿生機的良田!

同學們在進到場域體會並輔以訪談後,紛紛透過老師分享的理論與工具找到「價值定位」,以「故事行銷」、「遊戲化」等容易執行、低成本的方式制定短期目標,並提供「商業模型」、「行銷企劃」等可執行、可複製、可以隨時間調整的成果供夥伴們參考。

不只如此,在進行一切的互動之間,同學們也與地方有更緊密的連結,成為分享惡地的一員。


現在就來一起看看這兩年的成果!

在地食材與故事精煉的大補帖

在 109 學年度裡,左鎮公館社區夥伴政達邀請同學們一同思考,該如何外銷左鎮在地特色農產品「葛鬱金」,藉此提高地方的知名度。

左鎮公館社區組首先透過實地訪查與利害關係人訪談,列出所發掘的社區挑戰——缺乏行銷通路,導致產品難以外銷與外宣。

因此該組由此痛點,著手思考如何制定系統化的方式包裝產品,最後提出「用故事包裝葛鬱金」的故事行銷概念。

此外,學生們亦擬定了行銷企劃與識別系統以提升品牌辨識度,並結合線上與線下,透過口碑營銷、場域品牌經營產品包裝延伸等手法推廣社區。

一起將葛鬱金這個除了具有營養價值,又能製成護手霜等製品的這個自然的禮物推廣到更多地方。


懷舊未來,早餐店成為創意基地

田寮惡地農夫工作室的夥伴丁素貞、梁舒婷是一對致力於地方發展的母女,丁姐首先帶領同學們遊覽草山月世界,而舒婷在體驗後向我們介紹:田寮的最後一家早餐店即將消失,這是在地產業岌岌可危的指標,而在這個人口老化名列台灣前茅的地區,該如何重新湧進新活力。

田寮惡地農夫組別將重點放在了該地區唯一的早餐店上,期望透過「懷舊未來」主題的故事行銷手法,讓早餐店成為一個能夠助長創意與情感交流、連結社區文化創意交流的平台。

學生利用SWOT分析社區現況,從中發掘社區優勢與切入點;緊接著提出了數位行銷、擴大社區影響範圍、辦理跨領域共創工作坊、辦理世界惡地雜誌等商業策略,最後則提出了CIS企業識別系統的建置。


最四通八達的道路就是「人」 

而老農夫咖啡的夥伴溫榮泰先生,向各位介紹了座落在高地的老農夫咖啡——除了視野遼闊,也擁有可可豆、咖啡豆等資源,該如何將這個休憩的好地方推廣、串連讓更多人參訪。

該組別從老農夫咖啡的使用者旅程地圖出發,認為單一接觸點的優化無法帶來繁榮,進而提出三階段地方創生模式: 價值傳遞、資源串聯、地方共創。 

而同學們自己在旅程中體會到沒有廁所之苦,於是特別在成果發表時「蓋」了一間廁所?

同學們也重新替「老農夫」角色定位,認為老農夫是惡地沙漠裡的綠洲,期望這個地方與這裡的人們能成為價值的傳遞者,並提出重新規劃可可工坊與咖啡店的策略。

其中一個關鍵是提出了「最小化商業利益,最大化人與人交流」、「分享是建立關係的關鍵」的概念,並提倡品牌建立傳遞惡地價值。


110學年度

而到了 110 學年度,有一些老朋友、一些新朋友,老師與同學們繼續將這些既熟悉又新鮮的人、事、物,用所學、所體會的知識與情感來整合。



串連起地方、人際與時空 

與左鎮公館社區在合作的第二年中,政達提出:如何就現有的基礎擴大與週邊惡地景點的互動,並思考萃取製成產品後的「葛鬱金渣」該是否能利用。


這次的組別推出結合產品、服務與挑戰的行銷企劃,內容包含: 腳踏車活動、葛鬱金咖啡、認養葛鬱金等,促進訪客與地方互動的活動。 

行銷企劃中,該組以24節氣規劃貫穿整年的活動帶動,從春分到冬至針對不同型態、平台的發文類型與帶來的效應進行規劃。 從社群平台到左鎮地區,將人與人、點到點都串連起來。


一個遠播香氣的圖像故事

內門集穡室(快樂農場)夥伴:李蕙琪發題:結合生態、文化、藝術,將惡地上的自然風情與產物、馬雅各之路與平埔族的人文,與馬賽克藝術編織出新的產業與服務。



結合木柵當地豐富的資源與現有發展:人文歷史、生態環境、產業藝術,以故事與視覺串連、定位品牌,不只編織社區內部的合作網,也賦予外地人口前往參訪的精神意義。 

藉由馬賽克共創,搭起訪客與在地的橋樑與認同,建立關係人口,促進在地的資源流動。

另外,也提供量身打造的社群行銷手冊以及在地雜誌的樣本,讓故事以更多型態被看見、被認同,進而拉近更多人對該場域的創作。


來一場穿梭在惡地的探險 

老朋友舒婷這次換個身份,帶來泥岩惡地地質公園的故事——該如何串聯座落在不同地點的景點,創造吸引人們前往的契機。


泥岩惡地地質公園整個園區因地點較難抵達,於是該組別揉合當地奇異的地形與生態,包裝成「探險」的遊戲概念。

藉由收集依照當地特色設計而成的特章戳,提供遊客到訪各景點的契機,加上「蓋」章戳也增加遊客的互動性、場地的實體光影裝置加強體驗感與當下的記憶。

所有的景點蓋章處皆以「奉茶」茶亭的概念連結著,希望藉由遞茶的意向,也傳遞 「供探險中的旅人休息及駐足片刻的契機,並且創造回憶」的精神。





Share: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