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錄】期末課程分享工作坊

這學期中於來到了尾聲,這次在暑假的一開始,計劃核心團隊舉辦了一場課程分享工作坊,邀請本學期計劃團隊中有開課的老師們分享授課的過程、經驗與成果。

僅管於學期初疫情爆發、延後兩週開學,面對未知的狀況有許多的不安,老師們針對課程的安排也做了相對應調整與變動,終於大家平安的一起完成了這學期的挑戰。

Share:

【活動紀錄】左鎮公舘社區發展共識工作坊


628日是成大NCKU BEST團隊執行壯遊「走進湯姆生的景深,深入內山的感動」第四天,也是團隊第一次與公舘社區發展協會成員舉行共識工作坊的日子。成大學生團隊已與社區共創合作近一年,彼此仍在摸索如何將學生參與社區的能量有效發揮,故這次BEST團隊特邀張秀慈老師作為共識工作坊的引導師,期望透過所有與會者腦力激盪、討論未來社區發展後再收斂歸納,以取得彼此對於未來在公舘社區合作的共識。


秀慈老師與同學正準備工作坊所需材料

秀慈老師考量未來社區也有舉行共識工作坊之需求,故擺脫過去工作坊時常用一次性的大海報與便利貼,參考ICA’s Technology of Participation (ToP)黏貼牆(Sticky Wall)的作法,改用可重複使用之具黏性黑布與A4回收紙作為工作坊之主要材料,並將其留與社區以供傳承。在場地布置完畢後,BEST團隊7人與社區團隊2人,便開始了本次工作坊。老師首先邀請每位與會人以黑筆在紙條上寫下「未來半年、一年內,我個人想在社區做些什麼?」接著再透過兩兩討論的方式,希冀能從中找出共通點。第二階段則是在討論過後,每個兩人小組將共同點以綠筆寫下,找出共同目標,並將其貼上黏貼牆上加以歸類。最後則是針對每個子項進行更細部的討論,以確認每個人的目標都有被含括其內,同時也能共同描繪願景。


學生團隊與社區成員,正相互闡述彼此對社區未來發展的想像

經過意見的整合,以及老師在一旁引導之下,與會者紛紛提出自身對於社區發展最深處的想法。出乎意料的是,儘管彼此團隊都有若干天馬行空的構想,兩者對於社區發展的主軸卻相當接近。經過分類之後,老師將討論面向分為兩類,一類是針對社區未來目標、資源的盤點;另一類則是針對公舘社區預計在下半年舉辦的大活動「月食祭」(10/1)與「葛鬱金節」(11/28)進行細節討論。在未來發展的面向中,不管是社區組織或BEST團隊,大家一致認為應設想團隊傳承的配套措施、宣傳、採訪在地常民文化的紀錄方式,社區部分還有閒置空間的活化等,學生團隊亦構思如何將此行壯遊之影響力加以擴大。此外,社區團隊成員賴政達提及影像宣傳的重要性,而該專業正巧能與學生團隊合作完成專案,是為確立彼此未來合作的緊密網絡。在兩大活動的細節方面,由社區成員鍾凱勳負責月食祭主要計畫的方向擬定;賴政達則負責第二屆葛鬱金節的目標訂定,最後BEST團隊針對上述構想提出建議。學生針對雨天備案、新型宣傳方式以及前期相關合作廠商的確認等面向整理意見供社區參考;社區亦發出邀請讓學生參與協助宣傳、配套遊程及氛圍營造等工作。儘管兩方對於工作實際分配尚待發展,但透過工作坊已彼此確立共同目標,協作專案的成果令人期待。


秀慈老師講解資訊的分類,並邀請與會者主動補足細節

工作坊最後在眾人合照後畫下完美句點。壯遊仍會繼續推進,公舘社區的發展也不會擱置。然而這次的共識工作坊卻是讓雙方暫時停下腳步,一同坐下思考團隊及社區未來發展的重要契機。相信經過共識的累積,彼此之間的磨合將能更緊密,也讓不論團隊或社區事務都能推廣地更加順利。


共識工作坊結束了,彼此團隊共學的旅程才要展開

Share:

【活動紀錄】台灣政治文化史專題研究-期末發表

如果只看名稱,大概會以為這是一門非常艱澀、只在教室內不斷進行討論的專題課。但是其實同學們透過這門課進入田寮、喜歡上田寮,每次開始田野調查反而都不捨得回成大。

台灣政治文化史專題研究是本學期歷史系陳文松老師針對碩博班所開設的專題研討課程。文松老師自上學年開始,每學期都會開一門地方文史的專討課。之前的場域是龍崎,而這學年則是帶著學生跨出臺南市的舒適圈,踏入高雄市田寮區。


Share:

【新聞稿】 期末展不一樣 成大創產所舉辦悠遊普濟現地展

行,作伙來去廟口看大學生辦展覽!成大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文化遺產創意營銷」課程6月29與30日,在臺南中西區普濟殿境和勝堂舉辦成果發表,現場展出9位學生與1位老師的影像敘事聯展暨主題禮物盒設計,為期1天半的展覽,約100人次的社區里民與高中師生前來。其中學生以臺語向社區里民介紹4個主題禮物盒用法,吸引多位久不出戶的社區長者也到場互動,長者們開心表示學生能用臺語溝通很感動,熱情邀約成大師生「恁愛擱來喔」。

01
成大「文化遺產創意營銷」課程成果發表吸引社區長者前來遊賞

Share:

【新聞稿】「惡地不惡」透過大數據挖掘世界級惡地地景多種玩法

「你我一小步,是惡地觀光發展一大步」成大都市計劃研究所學生23日下午在未來館舉行「大數據分析與探勘技術應用於空間規劃實習」課程成果發表,學生以西南惡地為研究基地,發表結合資料探勘技術與空間規劃的4個觀光遊憩方案,現場以海報展出與口頭簡報發表成果,並邀集政府相關單位、旅行社業者、在地社區代表給予意見回饋。臺南市觀光局副局長林國華肯定學生從市場需求、數據分析到方案規劃與管理層面,提出廣泛完整的觀光遊憩方案,更有評審以「這是超級吸引我的惡地旅遊方案」,稱許學生接地氣的規劃創意。

成大都計所學生用大數據挖掘世界級惡地地景多種玩法
成大都計所學生用大數據挖掘世界級惡地地景多種玩法
Share:

【新聞稿】 新體驗 成大USR惡地協作計畫階段性成果發表

成大USR計畫惡地協作團隊在5月份舉辦精采系列活動後,21日下午於臺南左鎮區與南臺科技大學舉辦聯合發表會,2校共計6門課程數百位師生與會,左鎮地方組織代表、學校校長、與社區夥伴亦受邀出席,現場學生以海報牆方式呈現本學期課程成果,相互觀摩意見交流,協力描繪左鎮迷人樣貌展望未來。
 
臺南左鎮為地方創生優先推動地區,如何透過鄉村特色挖掘與創新發展地方特色產業以達永續城鄉發展,惡地協作計畫主持人張秀慈認為,應多方連結跨領域資源合力協作積極應對。「規劃不是桌上畫畫,牆上掛掛」,計畫團隊參與本次成果發表的「永續都市與地方行銷」、「人道建築的在地實踐」2門課程皆強調實作,團隊集結大學人力資源、地方智庫與研發能量,希望用專業服務偏鄉。

01
在地方專家領導下,成大師生走入已恢復原始林相的糖鐵玉善線路段
Share: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

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