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錄】開台西醫馬雅各紀念展參訪暨「湯姆生/馬雅各之路」討論

能夠想像一群跨領域的人,從社區夥伴、社大老師、歷史研究員、策展人,和大學師生,群策群力為一個共同主題之興趣 湯姆生/馬雅各之路」,在歷史檔案室一起挖寶嗎?

在一個偶然的邀約下,成大都計系張秀慈老師暨研究生林禹欣、林筱祺,有機會搭上旗美社大校長張正揚及社大伙伴、甲仙普門書店游永福老師、甲仙愛鄉協會等一行人之參訪列車,在南神神學院基金會梁淑瑛執行長、開台西醫策展人蔡安淳、前南神史料中心研究員廖安惠,以及成大歷史系博士生李新元等人之帶領及陪同下,參觀了即將進行古蹟修復工程的台南神學院、開台西醫馬雅各紀念展,並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進行討論。

歷史檔案館中有兩份台灣研究極為重要史料,一為台灣教會公報全覽 (堪稱是台灣最早的報紙) ,一為使信全覽(the messager),後者是英國長老教會之百年宣教史料,記錄了西方宣教者眼中所見19世紀福爾摩沙,也是目前張秀慈老師在執行的以馬雅各/湯姆生之路為主題之科技部計畫及惡地協作USR實習課程中,嘗試理解馬雅各眼中南台灣鄉村平埔聚落的重要文本記錄。

為了找尋游老師心念已久的木柵少女版畫,參與者人手一本使信全覽,大家運用彼此的專業知識、語言能力和時間,在使信全覽中共同尋找台灣的畫面與文字紀錄。馬雅各醫生當初回報總會的書信報告中,在150年後的此刻成為大家啟動對話合作的主題,滿足了不同領域參與者的需求;使信全覽這塵封已久的歷史素材,彷彿也在靜候當代的重新詮釋,在馬雅各醫師逝世一百週年的此刻,別具意義

除此之外,活動中另一個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廖安惠研究員分享馬雅各醫師以及後續的牧者,如何接力建立南部的宣教事工,與馬偕在北部個人長期投入經營方式迥異,沒想到共同協力、共同承擔的文化,在19世紀的南台灣即是如此。

協作是漫漫長路,但一個人走一百步,不如一百人走一步!!


文/圖提供 : 張秀慈
圖一: 參訪台南神學院

圖二: 在使信全覽中尋找馬雅各對南台灣之紀錄
圖三: 尋獲游永福老師尋找已久的木柵少女版畫

圖四: 參訪活動合影

Share:

【活動紀錄】人道建築通識課程惡地志工旅行-左鎮工作坊

  

人道建築的在地實踐課程在110年4月17日至18日至左鎮公館社區進行為期兩天的工作坊

 

第一天

早上我們先到左鎮草山的308高地拜訪老農夫咖啡的溫榮泰先生,訪談他的人生經歷與和左鎮的記憶,從溫先生的分享看見他對於家鄉深厚的認同感,為了讓家鄉可以更好,自發性的做了很多的事情,像是當鄰長、成立志工隊等,以及不斷地參與社區營造的計畫。

 

訪談溫榮泰先生
   

  
             

 





 

下午到燒木炭窯職人鄭先生的古厝訪談他的生活經驗跟工作歷程,他帶我們到古厝後方的木炭窯與分享了很詳細的製作木炭的過程,並從年輕時候到現在的工作分享與生活分享。


火炭伯鄭先生和我們分享木炭的製作過程

 

結束訪談後由我們的司機阿淵大哥帶我們去幾個左鎮的知名景點,像是俯瞰月世界,到大峽谷、小玉山走走拍照紀錄,回岡林國小的路上沿途為我們導覽解說。

同學們拍照紀念

 

回到岡林國小後我們一邊吃社區為我們準備的晚餐一邊欣賞取景於左鎮地區的電影「不倒翁的奇幻旅程」,並分組將今日訪談的資料彙整紀錄。

同學分組整理今日訪談紀錄



 

第二天

天快亮的時候我們起床步行到二寮觀日平台欣賞日出,看著天漸漸亮起心中滿滿的感動,早上回來梳洗後我們跟著公館社區發展協會的陳柳足總幹事走訪社區,從已經廢棄的派出所到李家古厝、長老教會以及介紹魚菜共生的種植土地,導覽廢棄的派出所的時後感受到岡林地區的人口流失滿滿的無奈感,左鎮是台南地區人口老化第一名的城鎮,而岡林里也是感受到人口外的問題,連最重要的派出所都遷移離開。


二寮觀日出


回來岡林國小的路上介紹了魚菜共生的土地並體驗用鋤頭採收當地特產「葛鬱金」,同學們紛紛拿著鋤頭體驗如何採收葛鬱金,之後回到教室體驗製作竹子陀螺,由社區的工作人員帶領我們製作獨一無二童趣的竹陀螺。


體驗用鋤頭挖葛鬱金

 

中午社區準備很豐盛的午餐,有用葛鬱金製作的麵條做成的涼麵、用竹子做成的竹筒飯等點心還有當地特產草仔粿,讓每一個人都吃得很飽很滿足!
 
緊接著下午同學們將前一天測量古厝的尺寸透過軟體將紀錄的平面變成3D與社區分享,也分享了這兩天在左鎮工作坊的心得與回饋,最後由社區的總幹事柳足姊與老師總結所學,順利開心的結束這兩天一夜的旅程。

 

這兩天感受到社區充滿的人情味,不管是受訪者或是公館發展協會,那種愛著自己家鄉的眼神說著他們的故事,讓我們感受到那份真摯的認同感以及感受到對自己做的事情的專注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對於土地的熱愛讓這片土地能持續維持下去。



活動結束後大合照



 




Share: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