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記錄】 NCKU BEST 榮獲教育部青發署青年壯遊臺灣「走讀行腳獎 」

NCKU BEST 榮獲109年教育部青發署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的“走讀行腳獎”!

學生們透過行動, 讓更多人看見南台灣內山之美!
更感謝
游永福
老師的大作“ 尋找湯姆生: 1871臺灣文化遺產大發現”, 讓學生們跟隨游老師18年努力的腳步前行,以最有溫度的方式再造這條線性文化遺產的歷史現場!
成果發表簡報直播連結(可快轉至2:29:30)
photo credit :教育部壯遊體驗網


Share:

【活動紀錄】旗山圓富社區_約翰湯姆生工作坊

 

一早到了旗山的圓富社區參與了與湯姆生相關的沿線社區工作坊,工作坊一開始由游老師進行湯姆生研究的心得分享,分享了沿線的農產特色,像是當時湯姆生的遊記中所提到的荔枝乾等,以及現在社區的農特產如愛玉、醬筍、山芙蓉等產品、還有以地方農產作為特色餐等現有資源,都是未來沿線社區發展重要的基石。

游老師也分享了當時湯姆生是如何利用曝片等工具拍攝下當時台灣的樣貌,從工具到拍攝手法一一詳細的呈現給大家,聽完游老師的講解之後更深感這些照片是多麼的得來不易,也是當時代重要的資產,更是我們現在了解對於過去文化與地景演變重要的依據。

游老師分享湯姆生如何拍攝照片

聽完游老師的分享後,沿線社區代表也不吝分享他們對於湯姆生文化路徑的感想以及對於未來規畫的想像,像是對於湯姆生文化路徑未來是否有機會成為國小的教材,將其內容整理成文化路徑書包,內容可能是沿線社區的特色以及對於文化遺產路徑的相關知識,搭上自主學習的觀念,提供給學子更多元的學習,藉著湯姆生文化路徑的書包作為媒介,讓更多人關注到湯姆生為台灣所留下來的珍貴資產,我想這樣的想法如果未來能實現,會是很重要的里程碑。

游老師分享湯姆生所拍之照片


Share:

【活動紀錄】月食祭反思工作坊

左鎮公舘社區的青年夥伴們,自九月下旬開始,歷經一個月共四場的活動,與成大NCKU BEST團隊,共同協力完成了一場令人難以忘懷的月食祭任務。成大都市計劃系張秀慈副教授,作為惡地協作USR計畫主持人及BEST社團之輔導老師,邀請夥伴們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來到成功大學,利用工作坊的方式,一同回顧反思活動的點滴,讓大家藉著討論以及分享的過程,更深入的了解到活動的優缺點,在優化未來活動的同時,藉此實作凝聚團隊共識與認同。

在工作坊的破冰活動中,由來自公舘社區的夥伴們,透過簡單自我介紹,介紹自己平時在社區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時也讓大家更熟悉認識彼此。緊接著,進入到這次的主題「月食祭反思工作方」,首先,大家一起回顧各自在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當時的工作,由夥伴們分享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夥伴們彼此之間的因長期共同相處、互動,而有相當良好的默契以及相當高的連結性,大家藉著各自的專長與各方的協助,為整場活動順利畫下句點。接著張老師請夥伴們分享自己當時在辦完活動當下以及活動結束至今的心情,過程中夥伴們有的很直覺的寫上了大大的「累」,也有的夥伴寫上「很有成就感」,大多數的夥伴雖然都覺得當下真的很辛苦,但是在完成之後,見識到了原來自己是能夠做到的,同時,大家對於自己藉由活動中所認識到自我的改變以及團隊的改變都相當有感,有夥伴認為透過活動讓他重新拾回了自信心,以及透過活動讓他接觸到許多過去不曾接觸過的事物,又或者,生活變得更加自律等等……,至於團隊的改變則有夥伴提出認為,透過一次次的活動檢討,最終使整個團隊在操作活動的過程中變得更有條理,更加順暢。

公舘社區夥伴於工作坊後留影


工作坊的最後,張老師請社區夥伴們提出月食祭過程中,提供協助的外部資源,來思考地方活動的永續經營,以及關於社區未來的效益推廣與未來想做的改變。在外部資源的部分,除了公部門、在地組織、成大及BEST成員之外,從記者報導到提供資源的社區居民都是重要的協力者,至於對於社區的未來,夥伴們抱持著樂觀且充滿憧憬的態度,繼續帶領著社區一路向前,希望有朝一日,他們的家鄉,他們的社區,能夠讓更多的人認識惡地左鎮的美麗。同時,成大也在過程中,學習以更多元的方式,陪伴社區的成長與轉變。

公舘社區夥伴偕同NCKUBEST、

惡地協作USR團隊老師於成大榕園辦理野餐慶功宴

Photo credit: 周泰全





Share: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