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計畫工作坊】泥岩惡地地質旅遊發展行動計畫工作坊

  (/翁盧彥安;圖/永續都市與地方行銷實習課程團隊)

       2023924日(六)於臺南市龍崎區龍崎永續發展協會舉辦「泥岩惡地地質旅遊發展行動計畫工作坊」邀請龍崎永續發展協會與臺南地質公園協會成員共同參與,並且由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永續都市與地方行銷實習課程師生擔任引導師,延續臺南地質公園泥岩惡地地質旅遊的發展構想,藉此次工作坊促進參與者了解自身與他人在未來一年內臺南地質公園的地質旅遊構想可參與執行的項目,並且藉此盤點在執行行動上所需的內外部資源,行動計劃工作坊在大家的踴躍參與下圓滿落幕。

圖一:成大都計永續都市與地方行銷實習課程團隊

Share:

【田野調查】「SDG11鄉村產業永續發展研究」美濃農產業參訪

(/何宜庭;攝影/何宜庭)

鄉村產業要永續發展,包含許多重要的元素,高雄市美濃區作為許多農產業發展的示範地區,不論是農產業在地公私部門組織、農業地景價值之應用、與空間發展脈絡,對於本課程探討鄉村產業的永續研究,必定有許多可參考之面向。

20230916日,課程前往美濃區參訪。首先,由美濃區農會鍾雅倫主任開場,帶我們實際走訪美濃綠色資材中心,並且分享友善環境農業資材推廣經驗。由農會帶頭推廣友善農法的耕種與取代傳統慣行農法的農藥使用,農會也整理出美濃地區主要作物的耕作季節期程表,讓美濃地力能永續經營及確保農民穩定的耕作收入。另外各種作物農業資材需求表,提供農民種植作物的諮詢,告訴農民各項作物的需求與入門門檻,或是哪些資材雷同可以輪作使用。











Share:

【成大新聞中心】【USR 系列報導】惡地協作心共好 以新城鄉關係共箍惡地好人

 內容轉貼自成大新聞,連結請參考 https://web.ncku.edu.tw/p/406-1000-258148,r3529.php?Lang=zh-tw


文/劉姿佑 圖/惡地協作團隊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副教授張秀慈、暨同系黃偉茹副教授、建築系簡聖芬副教授,連結校內 5 大學院 9 個系所師生,與台南、高雄社區夥伴建立「惡地協作」團隊,長期關注台灣西南惡地淺山地區發展,致力推動新城鄉關係,今(2023)年再度通過教育部大學社會實踐(USR)計畫,同時也獲選為《親子天下》2023 教育創新實踐 100 的團隊。新一期 2.0 的 USR 計畫聚焦建立「共感」,期待 USR 成為一種文化精神,讓參與其中的教師、學生、社區夥伴、公私部門等場域關係人都能成為「惡地好人」,實現永續共好的未來願景。
 
成大都市計劃學系副教授張秀慈(圖右三)暨同系黃偉茹副教授、建築系簡聖芬副教授,連結校內 5 大學院 9 個系所師生,與台南、高雄社區夥伴建立「惡地協作」團隊,長期關注台灣西南惡地淺山地區發展,致力推動新城鄉關係,新一期 2.0 計畫聚焦建立「共感」(圖為惡地協作-新資訊共學)
成大都市計劃學系副教授張秀慈(圖右三)暨同系黃偉茹副教授、建築系簡聖芬副教授,連結校內 5 大學院 9 個系所師生,與台南、高雄社區夥伴建立「惡地協作」團隊,長期關注台灣西南惡地淺山地區發展,致力推動新城鄉關係,新一期 2.0 計畫聚焦建立「共感」(圖為惡地協作-新資訊共學)
 
從 2014 年迄今,「惡地協作」延伸成大人社中心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是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夥伴歷時 10 年結合場域的教學研究實踐與經驗累積,也是成大團隊跟著地方一起築夢踏實的感動歷程。從人口觀點而言,左鎮、龍崎是台南人口外移最嚴重的二個行政區;也是被台灣地方創生政策列為瀕臨滅村危機的地方。如今,社區居民不僅親自見證也實際參與地方的改變,如左鎮糖鐵及老街從課堂的創意方案,到實際孵化為真實生活的實踐路徑,提升對自己家鄉的正面印象之外,更從過去疑惑都市計畫專業跑來偏鄉做什麼,到現在,會引頸企盼參與計畫團隊之歷史系師生發布田野調查的最新成果,藉由大學參與想更加深入地瞭解自己所在的地方。
 
台灣西南泥岩惡地地形大多位於距離都市車程 1 小時的淺山地區,「惡地協作」團隊將這些地區的社區發展需求,對接到都市人接觸大自然的渴望,希望陪伴瀕臨滅村的極限村落找到一條永續發展路徑,同時也讓計畫團隊成員各自都找到持續創新的養分。親眼看見舊左鎮糖鐵車站蔗埕廣場的落成,和後續從左鎮化石園區到左鎮老街的活動串連,左鎮返鄉青年表示,這條拓展左鎮深度觀光的路徑能從無到有的實現,是非常令人感動的事情。「成大讓我看見,學生的畢業製作,是有辦法滾動大左鎮的改變!」參與課程的學生也從實踐過程中深刻體會到興趣與專業結合的樂趣,在不同階段成為惡地協作團隊的助力。團隊負責環境生態研究的李亞夫老師也認為,前進惡地實地調查生態現況,重新打開師生與環境互動,是非常寶貴的學習過程。
 
惡地(Badlands)意指荒涼不生之地,包含泥岩、砂岩與礫岩等不同地質特性。台灣俗稱「月世界」的泥岩惡地主要分布在台南、高雄、台東,是世界唯一存在熱帶氣候區域的惡地地形,有世界級特殊自然地景的美稱。過去對於惡地,社會普遍存在不易生活的既定印象,但在張秀慈老師心中卻非常不一樣,她滿懷熱忱地說,「惡地太有趣了!即便認識惡地已有 7 年之久,還是覺得有非常值得探索學習的地方。」實際深入社區才發現,惡地過去也有其繁榮的發展歷史,「惡地就像水晶球,轉來轉去,每次從不同的行政區進去,從每個角度去看,都充滿無限可能!」
 
從 2014 年迄今,「惡地協作」延伸成大人社中心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是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夥伴歷時 10 年結合場域的教學研究實踐與經驗累積,也是成大團隊跟著地方一起築夢踏實的感動歷程(圖為惡地協作-新體驗共感)
從 2014 年迄今,「惡地協作」延伸成大人社中心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是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夥伴歷時 10 年結合場域的教學研究實踐與經驗累積,也是成大團隊跟著地方一起築夢踏實的感動歷程(圖為惡地協作-新體驗共感)
 
「惡地協作」團隊十分強調彼此協力合作,大家一起就能把各式各樣的力量「箍」起來,歡迎四面八方的夥伴加入。目前「惡地協作」團隊是一個整合教學、研究、服務、輔導,連結大學與地方的開放性共學場域。團隊借用荷蘭人「綠心(Green heart)」與自然共存的環境保育概念,重新思考城市、鄉村互為邊陲、核心的關係,以台灣西南部獨特地理環境作為社區發展的鏈結起點,在 1.0 的 USR 計畫中,串連擁有惡地地形的台南左鎮、龍崎與高雄田寮、內門,2.0 計畫進一步擴展至台南新化、關廟與高雄旗山,希望能夠連結惡地周邊鄉鎮地區進行全齡教育,翻轉惡地過去的邊陲刻板印象,成為學習韌性生活的區域中心。
 
張秀慈老師表示,在 1.0 的計畫中我們做到共學、共做,本期 2.0 的目標是建立「共感」,要讓地方提高認同感,還要擴大師生參與,連結關係人口,特別希望傳達的是 USR 不僅是屬於大學的榮光,還可以是陪伴大家一起前進的力量。秀慈老師簡要地將計畫以「三新、五好、三共」來傳達其策略、做法與目標:團隊的 12 位教師以「三新」一「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大策略主軸來經營教師社群;「五好」則是透過促成五項惡地好事,包括邀請更多「師生參與」,並進行老師、學生、計畫助理、社區等各面向的「人才培育」,持續連結大學與地方資源及需求進行「場域經營」,透過各項管道將惡地協作之「經驗擴散」,以連結國際趨勢政策來追求「永續發展」,藉以達到「三共」一「共學、共做、共感」的目標。期待將人與土地「箍」在一起,透過以新城鄉關係吸引更多人一起共同參與、學習韌性,認同惡地為生活選項的一部分。
 
「惡地協作」團隊十分強調彼此協力合作,大家一起就能把各式各樣的力量「箍」起來,目前團隊是一個整合教學、研究、服務、輔導,連結大學與地方的開放性共學場域(圖為惡地協作-新產業共做)
「惡地協作」團隊十分強調彼此協力合作,大家一起就能把各式各樣的力量「箍」起來,目前團隊是一個整合教學、研究、服務、輔導,連結大學與地方的開放性共學場域(圖為惡地協作-新產業共做)
 
從 7 年前透過成大人社計畫認識左鎮,平行時間也透過農村再生產學案開始認識惡地週邊的社區,張秀慈老師從當時計畫參與老師,轉變為 USR 計畫總主持人,目前亦擔任成大人社中心社會實踐組組長。期間歷經教師成長社群參與、協作理論技術實踐、進行偏鄉教學與服務創新等不同歷練,長期且深遠的經營社區及參與社群,張秀慈老師坦言社會實踐是條不易的路,她分享除了實作之外,更需要在歷程中加入「反思」,方能把過程中所遭遇到的挫敗與挑戰,都轉化為日後持續前進的動力與能量。
 
回想起自己與左鎮、惡地地形的結緣初始,張秀慈老師強調「誠實」以及「沉住氣」與「細水長流」的重要性。她謙虛且坦誠地表示,「做 USR 不是要當救世主,專業知識不一定能夠全部對接需求,也有無能為力需要重新學習的時候,所以誠實地告知社區大學專業能力的範圍極限,彼此一起重新學習,成為相互的支持系統,持續陪伴才能走得更長遠。」
Share:

【活動記錄】「我們一起在惡地學」共同培力活動

 (文/林玲安;攝影/林筱棋、林玲安)


我們一起在惡地學!

惡地協作團隊在第三期深耕型計畫中,進一步將「區域共學」的理念再擴大至校外連結。近年來有許多大專院校從不同的面向投入人力資源、教學與研究能量至惡地地區,因此我們期待未來能逐漸形成「在惡地學」社群,形成各團隊的經驗交流和資訊共享的平台,以成為惡地地區的智庫與人才庫為長期願景,持續與場域成為互助成長的夥伴。 


因此,惡地協作團隊於2023年8月29日舉辦「我們一起在惡地學」共同培力活動,邀請過去至今在惡地區域投入相關工作的大學教師或團隊,以及因應高中108課綱的特色課程,邀請高中地理老師及高中職涯探索團隊,當天共有將近三十位來自大專院校的師生與教職員、社區場域的工作者、高中教師等,並在引導師Eric的引導下,進行跨校與跨區的認識與交流,啟動未來合作的討論。


惡地實踐經驗分享


首先,由成大張秀慈老師、崑山科大賴正文老師、高師大項柏翰助理、實踐大學翁裕峰老師、南台科大賴孟玲老師、高科大葉冠宏副理,以每組七分鐘的方式進行短講,分享各團隊在惡地地區關注的議題,以及投入的課程與實作,面向含括了社區產業調查、觀光、農產品、視覺設計、產業轉型、數位資源運用等。短講結束後,以發表人為桌長,參與者可自由選擇有興趣的主題,進入該組中提問與交流。



成大張秀慈老師


崑山科大賴正文老師


高師大項柏翰助理


實踐大學翁裕峰老師


南台科大賴孟玲老師


高科大葉冠宏副理

惡地點心


為呼應本次「一起在惡地學」的精神,特別邀請台南市左鎮區公舘社區在中場休息時間準備「惡地點心」供大家享用,公舘社區發展協會陳柳足理事長也特地跟大家介紹天然健康的「葛鬱金雪花糕」,原料單純、以葛鬱金粉和牛奶製作而成,口感Q彈、滋味香甜;「手工草仔粿」是以鼠麴草做為原料,由社區媽媽們親手包入竹筍與花生粉,一顆顆手工製作;手工餅乾則是在地年輕人的創業新品,希望鼓勵年輕人、也與大家共享。



葛鬱金雪花糕


手工草仔粿

手工餅乾


惡地咖啡館


活動的下半場,引導師Eric布置了五個咖啡桌,以世界咖啡館的討論形式,進行了兩輪的討論。藉由每輪的參與夥伴有著不同背景、資源、想法,也發展出五個不同的主題和延伸討論,以下為這五桌討論的內容摘要。


(一)資源和需求的適切對接

大家透過報告更認識各單位的資源,像是數位機會中心的資源豐富,可轉化為有趣、生活化讓長輩有成就感的活動,並進一步思考如何善用這樣的資源進入社區中。然而,有時候各單位忙碌、有人力或資源的需求時,沒有一個管道對接和互補彼此需求,因此提出了「惡地好曆」的想法。此外,也談到在一些既有的計畫資源中,有些大項目活動較沒有彈性去做調整,但像是小活動(如:工作坊、業師資源、工作假期等)就有些可以對接需求和資源的空間。以及如各大學有其專長優勢協助社區發展,像是高師大可協助社區發展教案體驗化,讓社區有可操作的SOP。因此,如何自身的資源、優勢,對應到惡地或友好組織的需求,並更精準的對接目標對象是重要的發展策略。



(二)火把

左鎮地方仍保有手持火把、報佳音的活動,因此討論到如何將「持火把」的傳統生活經驗轉化為體驗型活動,並結合夜間導覽、探索導覽等,例如若舉辦「左鎮鬼故事」活動,可進一步傳達以前左鎮的民間信仰,以及人們為什麼願意持火把遠赴教會,體驗中也能設計禱告、關於信仰的儀式,增加體驗的沈浸式感受。此外,每個地區的火把形式不同,以前左鎮的火把也有燒起來像線香,而不是看到一團火的型態,這些關於火把的歷史文化都可以深入考究。



(三)數位資源合作

學校計畫或課程作業有許多學生發展或製作的數位作品(如:以動畫、LINE聊天機器人導覽社區等),這些作品如何媒合適合的社區組織或如何讓在地企業延伸應用是一大挑戰。數位機會中心的學習資源亦相當豐富,對於長者或成人學習生活中的數位工具也有所幫助,若未來要在田寮進一步推動數位資源的學習與運用,仍需再評估和了解偏鄉地區居民居住地遙遠、以及學習的動機和意願。



(四)觀光資源

從左鎮的咖啡館談起,討論到當地的觀光限制、發展模式等,並與南投竹山「天空的院子」為參考,討論可從店家整合、特色形塑開始,並與二寮日出等在地特色做結合。而左鎮的文化、地質景觀等資源也相當豐富,但需先進行整合才能更有效地運用,也談到過往「放流竹排」的傳統景象如何結合臺史博流域的故事,以真實場域為基地做展現。



(五)農產行銷、資訊教育推廣

許多參與者對於高科大的「醜芭怪」不良品農作物的行銷模式感到印象深刻,也好奇資源導入、製作過程、農場品輸出、產品通路、循環還經濟系統的進行方式,並討論到外銷市場的可能性。此外,也進一步談及醜蔬果如何解決社區農民工作權、在地經濟、青年回流等議題。

在資訊教育的推廣上,則談到如何開發app增加生活便利性(如:公車追蹤app、掛號app),也透過資訊系統將地方文化保留典藏,以及小農經濟推廣等。並以社區聯合策展的方式,整合成果、經驗擴散,但也討論跨部門整合執行困難,以私下合作方式較能激盪不同可能。





惡地行動的請求


針對在世界咖啡館的討論,引導師Eric邀請大家提出可以從自身做起、請求其他夥伴一起參與的提案,當天有以下七個惡地行動,或許有機會成為從一起在惡地共學到共做的行動。


  • 共創「我在惡地,自主學習!」

  • 惡地好曆

  • 火炬耶誕趴

  • 協力夥伴、惡地元素產業合作舉辦活動

  • 輪流舉辦「惡地集聚」(活動、策展、美食、在地優先)

  • 左鎮發火把散步走讀(教會、導覽、技術)

  • 高雄泥岩惡地的數位學習中心(雲端的惡地世界)






我們一起在惡地學


首次的「我們一起在惡地學」共培活動進入尾聲,有夥伴分享到這是一場為彼此充電、更新近況的活動,很難得有機會在一個下午的時間了解這麼多學校、地方組織在惡地做的事情,也拓展了過去不知道的資源連結。期待未來颳起一陣「惡地旋風」,讓更多人認識惡地、走進這一片許多人用心經營、充滿韌性的土地。



活動海報


Share:

【活動記錄】112-1期初教師交流會「惡地人才培育工作坊」

   (文/林玲安;攝影/林玲安)

        112學年第一學期初,惡地協作團隊於2023年8月28日舉辦了期初教師交流會,老師們除了相互分享和交流下學期預計開課的內容,以及正在進行的研究之外,本次活動也邀請成大創產所的楊家翰老師帶領「惡地人才培育工作坊」,一同腦力激盪惡地協作計畫欲培養的未來人才想像。



楊佳翰老師帶領「惡地人才培育工作坊」

       首先,佳翰老師先邀請大家思考,相較於一般的大學生,經歷過USR課程與體驗,會額外具備哪些獨特能力或素養?在小組討論後,將共同認為的重要能力素養寫在便利貼、並貼到大海報的右方欄位,接著我們列出目前開授的課程所能提供的核心素養在大海報的左方欄位,連線與比對兩個欄位是否能相互對應。

        在連線和比對開授課程(左方)與期待學生具備的能力素養(右方)時,A組發現對應最多的前幾名依序為自省能力、合作、批判、行動力,最少的是包容力、創業精神、同理心;B組對應最多的團隊協作共創、在地產業永續、知識轉譯、在地關懷,最少的是同理聆聽,另外應可以再補一張「自省能力」到右方欄位,才較能對應到在目前課程中提供的能力及素養。

  兩組比對後的相似之處是,「團隊合作」、「反思自省」是目前最符合現在有提供且期待培養的能力,因計畫中有許多分組報告或實作的學習機會,亦經常進行反思討論。在開授的課程中,則是最缺乏「同理心」與「創業精神」。因此,在下個階段中,也討論到針對這樣的發現,未來可以考慮增加的課程/專案/實習/研究有哪些?

       A組盤點了校內有關創業的資源,如:新創加速中心、創業人才媒合平台等,善用既有的資源合作來強化這些能力,而未必要開設新課程;B組則討論到同理心是可以透過課程培養的嗎?透過真人圖書館的分享、強調不同的生活體驗,讓同學們有機會去理解每個人的生命脈絡與生活差異,而非太快進入需求導向、問題解決的實作或研究。

        然而,也會發現每個人對於這些素養能力的定義可能不同,因此若能有更充裕的討論時間去比對和理解彼此的想法,應能更明確的定位出培養惡地人才所需的能力及素養,或許也能列為未來各個教師社群小組交流時,更為細緻和深入的討論題目。



A組的討論海報


B組的討論海報

       在工作坊的下半場,主題為「2030年的新名片」,隨著時代與科技的變遷,現在既有的職業將有可能在未來消失,但也將會發展出未來的新興職業角色。佳翰老師拿出新的海報並詢問大家:「若現在有一張2030的新名片,你認為名片上的職稱是什麼?有什麼樣的工作內容?目前本計畫已經提供的訓練有什麼?可以額外再提供的訓練又有什麼呢?」各組再將討論的內容寫到便利貼,並貼上海報。

        A組的2030新名片職稱為「在地轉譯創新企劃師」,工作內容是對接社區需求、轉譯在地元素、在地產業創新再造。針對這樣的工作,目前本計畫以提供的訓練或課程有文化創意城市、觀光規劃、創新管理、文化資產創意營銷、根際微生物學研究與應用、問題觀察和社區需求;而還可以再提供的額外訓練則是溝通能力、台語訓練、主動發想、與業界(創投)連結、蹲點。


A組的2023新名片

        B組的2030新名片職稱則是「社區協作設計師」,工作內容為辨別社區議題、促進社區內外合作、設計協作過程(怎麼組織流程、建構網絡),而本計畫已經提供了問題定義、溝通協調、資源盤點、工作坊設計等訓練,可以再額外提供實務經驗分享、系統性的know how等訓練。


B組的2023新名片

        兩組的2030新工作名片,都有要做為促成社區內外資源或合作的協作角色,但前者較像是蹲點於社區內,以創新的方式再造或轉譯地方的文化知識或產業發展,後者較像是扮演一個平台,有系統的串聯與建構資源網絡。雖然本次工作坊的討論時間不長,因此無法更進一步的溝通、對談這些想法,但工作坊的結束反而是新的開始,期待未來的教師社群活動都能延伸今日的討論,使惡地人才培育的圖像逐漸清晰。


【惡地人才培育工作坊參與者】

課程能力素養:張秀慈、黃偉茹、楊佳翰、黃兆立、林蕙玟、林玲安、林筱棋、林宥祺、侯育珊

2023新工作名片:張秀慈、黃偉茹、楊佳翰、黃兆立、林玲安、林筱棋、林宥祺、侯育珊




Share: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

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