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記錄】「我們一起在惡地學」共同培力活動

 (文/林玲安;攝影/林筱棋、林玲安)


我們一起在惡地學!

惡地協作團隊在第三期深耕型計畫中,進一步將「區域共學」的理念再擴大至校外連結。近年來有許多大專院校從不同的面向投入人力資源、教學與研究能量至惡地地區,因此我們期待未來能逐漸形成「在惡地學」社群,形成各團隊的經驗交流和資訊共享的平台,以成為惡地地區的智庫與人才庫為長期願景,持續與場域成為互助成長的夥伴。 


因此,惡地協作團隊於2023年8月29日舉辦「我們一起在惡地學」共同培力活動,邀請過去至今在惡地區域投入相關工作的大學教師或團隊,以及因應高中108課綱的特色課程,邀請高中地理老師及高中職涯探索團隊,當天共有將近三十位來自大專院校的師生與教職員、社區場域的工作者、高中教師等,並在引導師Eric的引導下,進行跨校與跨區的認識與交流,啟動未來合作的討論。


惡地實踐經驗分享


首先,由成大張秀慈老師、崑山科大賴正文老師、高師大項柏翰助理、實踐大學翁裕峰老師、南台科大賴孟玲老師、高科大葉冠宏副理,以每組七分鐘的方式進行短講,分享各團隊在惡地地區關注的議題,以及投入的課程與實作,面向含括了社區產業調查、觀光、農產品、視覺設計、產業轉型、數位資源運用等。短講結束後,以發表人為桌長,參與者可自由選擇有興趣的主題,進入該組中提問與交流。



成大張秀慈老師


崑山科大賴正文老師


高師大項柏翰助理


實踐大學翁裕峰老師


南台科大賴孟玲老師


高科大葉冠宏副理

惡地點心


為呼應本次「一起在惡地學」的精神,特別邀請台南市左鎮區公舘社區在中場休息時間準備「惡地點心」供大家享用,公舘社區發展協會陳柳足理事長也特地跟大家介紹天然健康的「葛鬱金雪花糕」,原料單純、以葛鬱金粉和牛奶製作而成,口感Q彈、滋味香甜;「手工草仔粿」是以鼠麴草做為原料,由社區媽媽們親手包入竹筍與花生粉,一顆顆手工製作;手工餅乾則是在地年輕人的創業新品,希望鼓勵年輕人、也與大家共享。



葛鬱金雪花糕


手工草仔粿

手工餅乾


惡地咖啡館


活動的下半場,引導師Eric布置了五個咖啡桌,以世界咖啡館的討論形式,進行了兩輪的討論。藉由每輪的參與夥伴有著不同背景、資源、想法,也發展出五個不同的主題和延伸討論,以下為這五桌討論的內容摘要。


(一)資源和需求的適切對接

大家透過報告更認識各單位的資源,像是數位機會中心的資源豐富,可轉化為有趣、生活化讓長輩有成就感的活動,並進一步思考如何善用這樣的資源進入社區中。然而,有時候各單位忙碌、有人力或資源的需求時,沒有一個管道對接和互補彼此需求,因此提出了「惡地好曆」的想法。此外,也談到在一些既有的計畫資源中,有些大項目活動較沒有彈性去做調整,但像是小活動(如:工作坊、業師資源、工作假期等)就有些可以對接需求和資源的空間。以及如各大學有其專長優勢協助社區發展,像是高師大可協助社區發展教案體驗化,讓社區有可操作的SOP。因此,如何自身的資源、優勢,對應到惡地或友好組織的需求,並更精準的對接目標對象是重要的發展策略。



(二)火把

左鎮地方仍保有手持火把、報佳音的活動,因此討論到如何將「持火把」的傳統生活經驗轉化為體驗型活動,並結合夜間導覽、探索導覽等,例如若舉辦「左鎮鬼故事」活動,可進一步傳達以前左鎮的民間信仰,以及人們為什麼願意持火把遠赴教會,體驗中也能設計禱告、關於信仰的儀式,增加體驗的沈浸式感受。此外,每個地區的火把形式不同,以前左鎮的火把也有燒起來像線香,而不是看到一團火的型態,這些關於火把的歷史文化都可以深入考究。



(三)數位資源合作

學校計畫或課程作業有許多學生發展或製作的數位作品(如:以動畫、LINE聊天機器人導覽社區等),這些作品如何媒合適合的社區組織或如何讓在地企業延伸應用是一大挑戰。數位機會中心的學習資源亦相當豐富,對於長者或成人學習生活中的數位工具也有所幫助,若未來要在田寮進一步推動數位資源的學習與運用,仍需再評估和了解偏鄉地區居民居住地遙遠、以及學習的動機和意願。



(四)觀光資源

從左鎮的咖啡館談起,討論到當地的觀光限制、發展模式等,並與南投竹山「天空的院子」為參考,討論可從店家整合、特色形塑開始,並與二寮日出等在地特色做結合。而左鎮的文化、地質景觀等資源也相當豐富,但需先進行整合才能更有效地運用,也談到過往「放流竹排」的傳統景象如何結合臺史博流域的故事,以真實場域為基地做展現。



(五)農產行銷、資訊教育推廣

許多參與者對於高科大的「醜芭怪」不良品農作物的行銷模式感到印象深刻,也好奇資源導入、製作過程、農場品輸出、產品通路、循環還經濟系統的進行方式,並討論到外銷市場的可能性。此外,也進一步談及醜蔬果如何解決社區農民工作權、在地經濟、青年回流等議題。

在資訊教育的推廣上,則談到如何開發app增加生活便利性(如:公車追蹤app、掛號app),也透過資訊系統將地方文化保留典藏,以及小農經濟推廣等。並以社區聯合策展的方式,整合成果、經驗擴散,但也討論跨部門整合執行困難,以私下合作方式較能激盪不同可能。





惡地行動的請求


針對在世界咖啡館的討論,引導師Eric邀請大家提出可以從自身做起、請求其他夥伴一起參與的提案,當天有以下七個惡地行動,或許有機會成為從一起在惡地共學到共做的行動。


  • 共創「我在惡地,自主學習!」

  • 惡地好曆

  • 火炬耶誕趴

  • 協力夥伴、惡地元素產業合作舉辦活動

  • 輪流舉辦「惡地集聚」(活動、策展、美食、在地優先)

  • 左鎮發火把散步走讀(教會、導覽、技術)

  • 高雄泥岩惡地的數位學習中心(雲端的惡地世界)






我們一起在惡地學


首次的「我們一起在惡地學」共培活動進入尾聲,有夥伴分享到這是一場為彼此充電、更新近況的活動,很難得有機會在一個下午的時間了解這麼多學校、地方組織在惡地做的事情,也拓展了過去不知道的資源連結。期待未來颳起一陣「惡地旋風」,讓更多人認識惡地、走進這一片許多人用心經營、充滿韌性的土地。



活動海報


Sha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

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