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調查】「SDG11鄉村產業永續發展研究」美濃農產業參訪

(/何宜庭;攝影/何宜庭)

鄉村產業要永續發展,包含許多重要的元素,高雄市美濃區作為許多農產業發展的示範地區,不論是農產業在地公私部門組織、農業地景價值之應用、與空間發展脈絡,對於本課程探討鄉村產業的永續研究,必定有許多可參考之面向。

20230916日,課程前往美濃區參訪。首先,由美濃區農會鍾雅倫主任開場,帶我們實際走訪美濃綠色資材中心,並且分享友善環境農業資材推廣經驗。由農會帶頭推廣友善農法的耕種與取代傳統慣行農法的農藥使用,農會也整理出美濃地區主要作物的耕作季節期程表,讓美濃地力能永續經營及確保農民穩定的耕作收入。另外各種作物農業資材需求表,提供農民種植作物的諮詢,告訴農民各項作物的需求與入門門檻,或是哪些資材雷同可以輪作使用。











接著,由美濃區農會鍾清輝總幹事,講述著美濃的歷史,過去美濃的產業主要以種植菸草與養豬維生,但因為菸草的專賣制度,背後最重要的加工技術並沒有交給農民,隨著貿易自由化後,家家戶戶萬飄菸的景象已不復存在。產業沒落後,為了讓美濃的農業再度活過來,向全國推廣美濃的農產品,分別於生產面和行銷面做了些努力。在生產面的部份,成立了六大農業專區,分別為稻米產銷專區、優質水果木瓜專區、美濃休閒農業區、農業經營專區、雜糧集團專區,以及優質蔬菜集團專區,由這現象可以發現美濃適合栽種許多種類作物且產量高,也因此保持住了土壤多樣性。在行銷面提出了米存摺與共同運銷等制度,希望減輕農民的成本負擔。從這些可見農會對於地方發展的用心。




下午,由美濃農村田野學會的溫仲良理事接手,帶領我們從美濃獅形頂景觀台俯瞰,介紹美濃農產業地景、空間發展脈絡、農地蓄水與水利灌溉系統。美濃的地形由台28線分為南北兩側,北側為以美濃溪水系為主的堆積平原,適合栽植白玉蘿蔔,南側則為由荖濃溪沖積出來的沖積平原,因土壤層皆屬於礫石,排水性較佳,因此適合種植紅豆。另外,從農地蓄水的角度,會發現地方對於農地價值的多元利用為一種韌性治理,在休耕時期讓農地也發揮公共價值,以休耕補助的機制,同時不影響農民耕作的權利。



從美濃的經驗裡,我們看到了台灣鄉村發展的可能性,關鍵的行動者包含農會、地方NGO 組織、在地農民等,共同為面臨更多挑戰的鄉村,尋找適應性的發展方向。作為空間規劃專業者,進入鄉村進行資源盤點,以農村發展、農民需求為出發點了解鄉村,洞察地方發展潛力,在這個過程中,亦應持續反思我們對規劃的想像與邏輯是否能夠實質回應地方產業發展。

Sha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

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