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馬雅各醫師 -「台南歷史名人Podcast系列」

撰文者:    張秀慈

今年是馬雅各逝世100週年紀念,很榮幸在基督教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盧啟明主任的引薦下,接受台南市文化局邀請,參與「台南市歷史名人Podcast系列- 馬雅各錄製工作,也感謝張耘書老師及廖安惠老師協助錄製及確認,以下為分享內容,供有興趣者參酌。

與張耘書、廖安惠在台南神學院圖書館合影

----------------------------------------------------------------

台南,是台灣最重要的歷史古都,它見證了這塊島嶼不同時期的發展,也是台灣多元文化交會的入口。當我們提到台南的名勝古蹟,我想不少人腦中浮現的是安平古堡、赤崁樓、或是台灣文學館、台南美術館等,這些景點分別代表著荷蘭、清領、日治不同時期,治理台灣的政權所遺留在地景上的痕跡;但在19世紀,還有一群影響台南極為深遠異國力量,透過很生活的方式,散播在台南城市與鄉村的各個角落,而實體呈現出來的,就是一間間的教會建築。其背後的建立者,就是西洋傳教士。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一位傳教士,馬雅各醫師,相當的重要,他身上有著很多個「第一」的封號。他是十九世紀基督教首位來台宣教師;他是開台西醫,第一位將西方醫療技術帶入台灣城市與鄉村聚落的醫師;他也是將聖經進行口語化的翻譯,致力於基督教教育普及化的先端。這位醫療傳教士,來台時年僅27歲,待了7年的時間,但對於台灣,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及貢獻。

馬雅各醫師於1836年出生於蘇格蘭首都愛丁堡,出身於虔誠的基督教家庭,能力相當卓越,在22歲時已分別取得愛丁堡大學的文學碩士及醫科學位,爾後留學德國、法國,身兼內科醫師及外科醫師之資格。這樣一位前程似錦的年輕人,是在什麼樣的因緣際會下,決定到台灣這個相對於中國,知名度不高的小島?

19世紀中葉,至異國透過醫療服務結合宣教,乃當時西方教會宣傳基督教福音、拓展影響力的重要策略;1860年,在中國廈門的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杜嘉德建議之下,當時被稱為福爾摩沙的台灣,首次被列入長老教會宣教的世界版圖當中。1862年,對於海外宣教充滿熱忱的馬雅各醫師,被英國海外宣教委員會指派為宣教師;隔年,透過杜嘉德牧師的引薦下,得知台灣這塊宣教的新大陸,年方27歲的馬雅各醫師,決定放下在英國崇高的社經地位、以及剛訂婚的未婚妻,自願與杜嘉德牧師一同搭船遠渡重洋,來拓展台灣的傳教事工。

馬雅各醫師在正式進入台灣宣教之前,做了不少功課,對於宣教事業有他獨到的見解與想法。1863年底,他首先抵達中國上海,參觀教會與醫院;爾後到廈門,開始學習閩南語,以協助日後在台灣傳教事業的推動;為了進一步評估台灣宣教的理想基地,馬雅各醫師也在186410月,與杜嘉德牧師、吳水文等信徒第一次來到台灣,至打狗、台灣府、埤頭(今天的高雄、台南、鳳山)等地考察,杜嘉德牧師從安全的角度考量,建議以領事館所在的打狗做為基地;但馬雅各有不同看法,他從宣教績效考量,決定以當時台灣政治經濟的中心、人口較打狗稠密三十倍有餘的台灣府(今天的台南府城),作為他宣教工作的起點和中心。半年之後,1865528日,29歲的馬雅各正式以基督長老教會醫療傳教士的身分,在杜嘉德牧師的陪同之下,搭乘輪船在打狗上岸。不到一個月,馬雅各醫師落腳於台灣府的看西街,也就是今天台南市中西區仁愛街附近,成立他的第一個醫療佈道所。

馬雅各醫術精湛,加上免費治病,使看西街醫療佈道所在剛開幕的十天,一天最多吸引近60位患者來就醫,踴躍的人潮,讓馬雅各對於在台進行醫療傳道充滿希望。但後續的宣教工作,並不如想像中的順遂,當時正值鴉片戰爭結束,戰敗國清朝子民排「英」最激烈的年代;再加上馬雅各選擇在位於政經中心的台灣府宣教,佈道所更是在漢人聚集的中心商業區五條港附近,在地居民原本就存在異族隔閡、加上排英風氣、以及西方醫療與漢醫體系之間之競爭,這些文化及政治衝突,使看西街佈道所在成立不過短短的二十天幾內,即遭受到類似馬雅各挖人眼珠、挖屍體製藥」等謠言抹黑、導致民眾抗議,甚至爆發肢體衝突。在府城知縣的命令之下,馬雅各被迫撤離佈道所,這場紛亂,後來被稱為「看西街事件」。大環境的排外、仇視及誤解下,不到30歲的馬雅各,面臨宣教工作的首次挫敗,但這個事件,也造就了馬雅各深入台南山區、轉向平埔原住民族群傳教的契機。

此時,來到打狗英國領事館尋求庇護的馬雅各,在旗後(今天的旗津),建立禮拜堂,但人數遠不及在之前在台灣府的景況。在宣教事工上相當受挫的他,此時巧遇來自英國商人必麒麟,得知他將前往山區原住民部落進行拜訪的計畫,興起了向原住民宣教的想法。在1865年的11月,兩人從台灣府、經過新港(今天的台南新市)、在當時新港社頭目的帶領之下,進入台南的丘陵地區,拜訪了崗仔林(今天的左鎮岡林里)的西拉雅族部落,受到當地頭目李順的歡迎與款待,與在平地漢人世界受到的待遇,有天地之差。主要因為西拉雅族對於西方人並不陌生,早在17世紀荷蘭時期,西拉雅族即透過商業、宗教、教育等方式,與荷蘭人有相當程度的互動,在必麒麟的紀錄中,兩人被在地部落長者稱為「紅毛親戚」般的款待;他們這一路上,在崗仔林部落頭目的帶領下、受到沿線的部落熱情招待,遠達高雄六龜荖濃的大武瓏族村落。這樣一個獨特的歷史淵源,加上馬雅各的仁心仁術,沿途為醫療資源缺乏的部落族人治病,讓兩人經過台南、高雄內山探險及宣教之旅,一路平安順遂;而透過平埔原住民頭目所連結的社會網絡及信任感,也奠定了日後馬雅各在山區宣教的基礎。

回到打狗的馬雅各醫師,繼續拓展他的醫療宣教,在抵台灣的兩年之後,設立埤頭禮拜堂,將其宣教範圍拓展至高雄鳳山,但在這過程當中,平地宣教推動依然衝突不斷,類似看西街事件的在埤頭重演,禮拜堂受到攻擊毀壞、信徒遭受毆打、甚至喪命。1868年發生的教會迫害事件,引發英國領事館動武,逼迫清朝政府正視處理,後續與英國簽訂條約,來確保基督教傳教士在台灣宣教及居住的權利。這個事件也成為教會宣教的轉捩點,讓馬雅各有機會重返府城,在二老口(今天的衛民街、啟聰學校),建立禮拜堂及醫療所,讓更多人慕名而來。在半年之後禮拜堂另設立於亭仔腳街(今天的青年路附近)與醫館分開,此舉象徵台灣教會的成長;而這兩個據點,分別就是台南知名的太平境長老教會與新樓醫院與的前身。

其實真正讓馬雅各建立在台宣教信心、積極投入之地區,並非台灣府,而是位於山區的平埔原住民部落。在1865年首次探訪的美好經驗之後,馬雅各在隔年又再次與必麒麟同行,嘗試到拓展不同宣教路線。在老朋友崗仔林頭目及其親人的引薦之下,認識了木柵人戴返,有機會進入部落並接受款待。兩年後,戴返介紹木柵姊妹Ngaua-aNiu-a到馬雅各醫館幫傭,兩位後來也成為台灣最早的原住民女性基督徒。透過戴返、與木柵姊妹的見證,大批木柵西拉雅族民改信基督教,讓當時的木柵禮拜堂,成為全台第一大教會。以1888年底的教會公報統計為例,當時木柵的信徒數有118人,遠超過台灣府的73人。1865年到1871年之間,馬雅各醫師多次穿梭於台灣府東方的山區,建立了木柵、柑仔林、崗仔林、拔馬四間以西拉雅部落為主的教會,也就是稱為「府城東方山崗教會」的第一教區。馬雅各也積極將在台的宣教範圍,更擴及至中南部地帶,包含位於白河、嘉義中部,以和雅族為主的第二教區;以及位於台灣中部埔里、豐原、神岡,以巴宰族的第三教區,展現了馬雅各在山區宣教的豐碩成果。

除了醫療宣教之外,馬雅各對於台灣另一個重要的歷史貢獻,是透過英國攝影家約翰湯姆生,來提高台灣在西方世界的知名度。1871年,馬雅各的宣教任期即將屆滿,負責任的他,密集地巡迴三大教區,與李庥牧師進行交接工作;同時,他也心繫如何為台灣募集更多的醫療宣教資源;在一次因緣際會下,馬雅各邀請了當時在英國皇家地理學會已小有名氣、來自同鄉的攝影家約翰湯姆生,兩人於18714月,從廈門到台灣,在馬雅各的帶領之下,回訪山區的宣教及探險路徑。從打狗、台灣府、進入山區的拔馬、岡仔林、木柵、柑仔林、瓠仔寮、甲仙埔、荖濃、六龜與枋寮等地,透過湯姆生的濕版攝影及文字,紀錄了150年前台灣山區自然環境及多元族群之美。湯姆生的作品除了做為醫療宣教募款的媒介之外,也意外留下台灣現存最早的原住民影像紀錄,成為重要的文化資產。

在宣教任期屆滿之後,來台7年的馬雅各醫師,於187111月正式離台;但返英後仍不忘台灣的傳教工作,1871年至1873年間,致力於完成羅馬拼音的台灣話新約聖經,讓宣教工作能夠更為紮根、啟動台灣在地傳道者養成機制;1880年,他奉獻了一座小型羅馬文書印刷機給台灣,促成了最早的報紙台灣教會公報的印刷。馬雅各在台灣奠定的基礎,讓後繼的甘為霖、巴克禮等牧師,能夠互相效力,讓西方傳教士在台灣影響力,在醫療、教育、及原住民面向上遍地開花。

2021年,在馬雅各醫師逝世一百周年的特別時刻裡,我們很高興文化部以劃定為國家文化路徑的方式,來紀念馬雅各、必麒麟、湯姆生與不同部落協力者深入山區的歷史腳蹤,彰顯他們在記錄台灣族群特色上之貢獻及重要性。透過這條路徑,未來我們有機會重新體驗、詮釋這條19世紀西方人士穿越惡地形、看見族群之美的福爾摩沙大壯遊。

下次,如果在台南山區意外看見一處處高聳又美麗的教堂,別驚訝,因為它,可能就是馬雅各醫師在150年前遠渡重洋,為台灣「祝福」所留下的記號。


參考文獻:

段洪坤、史悌夫(2016),臺南基督教信仰研究(大臺南文化叢書第4),臺南市: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陳逸君譯(2010)W. A. Pickering 著,歷險福爾摩沙:回憶在滿大人、海賊與「獵頭番」間的激盪歲月,臺北市: 前衛出版社

潘稀祺編著 (2004),台灣醫療宣教之父--馬雅各醫生傳,臺南市: 基督長老教會新樓醫院

 

 

 

Sha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