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錄】湯姆生馬雅各古道地景再現工作坊_木柵篇

 /林禹欣

距上次舉辦連結科技部研究資源辦理古道再現工作坊兩個月後,都計系張秀慈老師再次協同研究生一行人抵達工作坊第二站-- 高雄內門木柵快樂農場集穡室,進行湯姆生馬雅各古道地景建構的討論與資料蒐集,主要參與者包含社區夥伴、教會夥伴、文史工作者、教師與在地居民等,工作坊中以湯姆生相關文本與木柵地區為主的使信月刊內容進行討論。

張秀慈老師說明如何從湯姆生馬雅各文本中找出當時路徑之特色

參與者專注於詮釋歷史文本(李蕙棋牧師娘提供)

木柵國小主任分享對於文本的看法

工作坊的活動中先是透過簡報簡介湯姆生馬雅各之路,並提供照片與相關文本資料以及工作手冊進行討論,同時以文本與照片為主集結參與者分享資訊,透過在地人分享生活經驗與兒時回憶,像是提到參與者小時候竹子是日常生活用品也是飲食來源,所以竹子對在地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甲仙教會李玉霞牧師分享兒時經驗


當天活動合影

透過建立文本資訊與在地知識的交流與回饋,深化文本與教會以及在地居民的連結進一步延伸出不同的議題,藉自身的經驗提出多元的視野與觀點來探究文本的內容,不僅在過程當中討論熱烈,在會後大家更建立起連結也提供更細膩的分析與想法,也協助我們所提供的史信月刊翻譯內容給與寶貴的建議,使得工作坊所獲得的資料成果更加豐碩。

工作坊活動海報及課程成果地圖 (李蕙棋牧師娘提供)






Sha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