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地協作】icities 論壇邀請左鎮公舘社區辦理午宴

今年10/26-28在成大都計系的國際研討會-ICities,再開幕首日之午宴邀請了公館社區來承辦外燴,所推出惡地風味餐 (The Taste of Badlands),廣受國內外參與者好評,也透過這樣國際化的舞台成功地將地方特色行銷出去!。

公舘社區使用了在地的特色農產製作料理,當日的佳餚如下:

咖哩炸魚葛鬱金麵 Fried Fish Curry on  Arrowroot Noodle
薑黃和葛鬱金是惡地區域的農業特產,對於醫療資源不足偏鄉地區而言,種植多樣的養生醫療功效的作物,是家戶必備之保健食材。公舘社區發展協會致力於加值惡地農產品,將社區水洗出來的葛鬱金粉,製成口感Q彈不易變糊的葛鬱金麵,搭配薑黃咖哩入味,不僅整體口感美味提升,更是社區農產與養生保健的創意結合。搭配台南特有的虱目魚,這道看似平凡的咖哩麵,背後隱含著豐富的故事,是一道展現在地山海特色產業的微型饗宴。

破布子蛋 Eggs with  Bird Lime Berries
生長在惡地青灰泥岩上的破布子,是左鎮在地最具代表性的農特產。兼具食用與藥用價值,破布子早為民間以古法加工製造的健康食品,具有多項保健功效,也是下飯最佳佐菜。公舘社區發展協會以社區經濟的精神,向在地農民收購破布子後進行加工製作;食用前需顧火熬煮三小時以上,方能去除澀味來帶出果實中的甘甜,象徵惡地生活之艱苦與韌性。社區藉由蛋料理結合破布子,來提高小孩和年輕人對破布子的接受度,為破布子料理帶出新的可能性。

古早味鹹飯 Traditional Salted Rice
伴工,是台灣農村社會社區合作協力精神之展現,在人口較少但幅員廣大的惡地地區更為需要。以惡地處處可見的竹葉包裹鹹飯,是早期左鎮居民從事農事與工事之時,主人家運用在地素材製作而成的外食,充分展現了傳統社會互助與環境友善之實踐。

薑黃豬肉 Turmeric Pork
醃製食材以增加其保存期限,是農業時期先民結合生產與生活的智慧;吃白飯配醃豬肉,是農村家戶平凡卻珍貴的共同記憶,但卻隨著時代演變而式微。公舘社區從長者身上學習,帶回大量醃製存放的地方習俗,仿造古法外更帶入創新,加入社區自產紅薑黃粉以及少許香草,讓豬肉吃起來口感更加美味。含較高的紅薑黃素的惡地薑黃,讓這道色香味俱全的料理,兼具了文化保存與養生保健內涵。

南瓜湯圓 Pumpkin Rice Balls
以無毒健康的食物作為在地風味餐的主打特色,是公舘社區一直以來努力的目標。南瓜湯圓採用社區農園自種的無毒南瓜,過古早爐灶蒸熟之後,由社區媽媽反覆揉捏,揉出粒粒金黃的手作南瓜湯圓,Q中帶勁,兼具健康與美味,是社區合作經濟的最佳展現。


除此之外,公舘社區在甜點的部分還另外加碼了鮮奶酪佐柚子醬,擁有微苦酸甜的好味道。公舘社區除了善用在地食材提倡在地特色,亦擁有精湛的廚藝。希望大家支持社區的風味餐、支持左鎮在地的小農與產業,也讓未來聚會、會議等的餐食又多了一個良好的選擇!




Share:

【惡地協作工作假期】DAY2 協作工作坊

經過了第一天的左鎮巡禮,本次工作假期將正式開始「工作」的部分啦
本次工作坊的目標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讓參與者彼此認識,第二個階段則是以志工旅遊的角度進行三個問項的討論。
活動的開始,每個參與者針對WhoWhatWhy寫下自我介紹,「Who」的部分說明自己是誰、來自哪裡以及與左鎮的背景淵源;「What」的部分則名昨日的收穫;最後的「Why」則說明為何來此以及想做的事。並且對於「惡地古道」及「左鎮旅遊」兩個主題的喜好、想像或未來發展隨意黏下便利貼表達一己之見!大家對此的發表極富創意,例如惡地古道主題,除了盤點了左鎮擁有的古道資源,像是噍吧哖舊道、舊糖業鐵道和二寮草山古道等,對於如何找回古道也有手作開闢古道及修築步道等想法;導入活動方面則是有惡地健行、牧人健行、重回歷史場景及古道故事/部落故事尋根等。對於左鎮旅遊的想像則有志工旅遊、慢活旅行、天然旅行、主題深度旅遊、教育夏令營等多樣想法。







接著是讓每位參與者說明在昨日所拍攝的照片之中最印象深刻是哪一張以及原因,這部分的分享讓我們了解到參與者們藉由昨日的行程獲得了那些以及聯想,大家用不同眼光看到左鎮的不同之處,有人看到了左鎮之美、左鎮特有的人文和生態、堅毅地在惡地生存的農牧業者吉惡地態度等。

進入下一階段的討論之前,左鎮的左中社區卓媽媽帶了美味佳餚來,讓大家吃飽喝足後可以繼續腦力激盪!這些美食全是出自於月桃工作室,餐點有月桃木瓜粽、月桃蛋、月桃滷味跟、香蕉排骨湯。


大快朵頤之後,再來是本次工作坊的討論主軸,三個問項分別為「如果未來志工進到左鎮,左鎮有哪些地方是需要志工協助的?」、「除了志工給予在地的服務,有哪些是左鎮在地可以回饋給志工的呢?」和「如何運用現有的空間、自然資源、社會資源?」。

第一個問題大家對於高齡關懷、學童教育、地方行銷、各項資源調查、農事協助、環境改善、專業服務等項目都給予出了各式見解,如社區UBER、誰來晚餐之與耆老共餐、食農環境教育、社區行銷與包裝、小旅行的改善與加值、文史蒐集、在地故事整理等,希望能夠透過志工的專業背景給與在地所需的服務資源。







第二個問題則是如何回饋志工們,參與者們根據左鎮所擁有的寶,寫下了如特色旅程、在地人的陪伴與導覽、各項體驗活動、免費住宿和紀念品等。如登惡地山頭、惡地卡拉OK、無水電的惡地露營、土埆厝和竹管屋的體驗、農場體驗、竹子或月桃等的手工藝製品、拍攝「惡地態度」網美照並製作成相冊等等。

最後一個問題則是針對左鎮擁有的現有的空間、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如何去應用在食衣住行育樂上。討論結束後來到工作坊幸福的點心時刻,由左中社區及公舘社區分別帶來香氣逼人的月桃花醬吐司及Q彈有勁的南瓜湯圓。





活動的尾聲即將到來,在最後大家寫下了在本次活動中的最大收穫以及可待改善之處,

兩天的惡地協作工作假期,讓大家收穫滿滿也反思良多,也感謝參與者們一同提供腦力!本次工作假期順利落幕。


Share:

【惡地協作工作假期】DAY1 左鎮惡地城鄉巡禮

左鎮區為成功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之行動場域之一,自2013年以來透過在地夥伴的協力,讓本校師生有機會透過課程參與,親身了解台灣城鄉發展極化的議題,並透過實作進行解決方案的研擬和實驗。在高齡關懷、社區產業、觀光發展、結合地方教育之創新上有初步的經驗累積,但偏鄉結構性的資源缺乏與人力不足,仍是後續地方永續發展的重要挑戰。

本次活動以「惡地協作」工作假期 為主題,希望以兩天一夜工作假期的方式,帶入地方所需要的人力與資源。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是一種新型態的休假形式,也是一種新型態的志工服務形式 。透過參與義務勞動工作,藉由工作來服務社會,同時得到休閒放鬆的休假功能。本團隊欲以「教育工作假期」為主題,結合教育旅遊(Educational Tourism)與志工服務,邀請大學教師與相關專業組織專家志工,透過旅遊來了解在地議題,透過腦力激盪與互相協力,連結各自手邊的需求(教學、服務、研究)和資源(經費、人力),透過了解、反思、連結、行動,來共同參與惡地極限聚落的未來發展,並形成以腦力(而非勞力)付出的另類志工旅遊模式。

第一天遊程以「惡地城鄉」為主題,帶領參與者分別到北左鎮(城)及南左鎮(鄉)進行參訪。
10/20的早晨,本次工作假期的參與者們便在左鎮驛站集合,領取名牌貼紙以及導覽系統,由辛苦的策劃團隊進行開場,參與者們彼此介紹、交流,準備開啟令人興奮的一天。


▼結合史前文化與自然科學的森林小學—光榮國小
第一站來到光榮國小的臨時校舍,未來光榮國小將會與菜寮化石園區共存且共榮,蔡坤良校長致力於位於左鎮區的自然史教育館多年,也在菜寮化石館的整體規劃上給予許多想法,進到光榮國小除了見到充滿活力的學童的亦可感受到校長將教育與在地接軌的理念。



▼典藏西拉雅文化的百年教會-左鎮教會
左鎮教會是左鎮區的重要地標之一,高聳壯觀的建築擁有相當多年的歷史,而這棟莊嚴的教堂近期來了位充滿活力的年輕牧師-蘇啟瑞牧師,他為這塊地帶來了很多想像及實踐,例如新的經營模式,找出此處的觀景遊憩潛力點,並讓位於左鎮教會的拔馬文物館被看見等等,值得我們期待左鎮教會接下來的變化!



▼南台科技大學彩繪牆面
由左鎮教會要走到左鎮國小時巧遇了由賴孟玲老師領軍的南台科大團隊,正在賦予一道陳舊老牆新的生命力,彩繪上左鎮文化風情、天然地貌以及令人垂涎三尺的農特產。


▼以文化復育看見家鄉—左鎮國小
遠處看到一個特殊的地標便可知左鎮國小即在眼前,爬上一道長坡進到左鎮國小校園,李智賢校長說這條路線已有百年的歷史,從階梯到緩坡;從人行到人車共行,一直都是此區民眾津津樂道的「百年求學向上道路」。
李智賢校長說明左鎮國小重新整修的校門口是由老照片的樣貌重新被建構出來,在校園的各個角落也可看見如佈告欄的歷史影像、學校的百年時光以及校園內的西拉雅文化看板等,由此可知校長對於左鎮文化歷史的保存有多麼上心。


▼以空拍科技看見家鄉—左鎮國中
左鎮國中的蔡宜興校長致力於讓學生獲得「創新」、愛鄉自主活力「健康「學習」的能力,因此給予了學生許多軟硬體的配合,過去我們總開玩笑稱這些主題教室為左中的「彈藥庫」,但這確實建構出了讓左中學生對外競爭的強大武器。首先校長帶我們來到英語情境教室,是結合圖書與咖啡廳的空間,氣氛滿點!在此校長邀請學生與google home進行英語互動,左中的google home能夠控制此間教室的燈具及電視等,原來除了氣氛舒適外,還是一個高科技的空間!接下來參觀了程式語言機械教室、單車維修及體能訓練室、攀岩場、師生菜園及環保的草地跑道等,每個空間都與校訓環環相扣。尤其左中的學童操作空拍機及小型機器人的技術令人驚豔,且擁有能力能自行組裝、焊接並使機械多功能,能夠擁有這樣的程度室由於校長堅持的理念:「我不怕他們摔,只怕他們不敢用。」,有這樣的校長為孩童的實驗精神打了強心劑,左鎮國中的孩童如今還有能力出國參賽,名符其實地成為這片惡地開出的豐碩果實。

▼公舘社區惡地風味餐
公舘社區總是全心全意地用美味的飯菜和笑容招待每一位來到左鎮的人,充滿特色的惡地風味餐使用了在地蔬食,及左鎮的特產破布子、薑黃等,並搭配台南在地的虱目魚以及百吃不厭的古早味肉燥。


▼當大學與地方相遇-成大老師的Pecha Kucha & 從國際走向在地-以立國際志工服務
我能夠認識左鎮這塊地無非是因為在地與這群人在左鎮的努力,老師們結合自身的專業讓左鎮以各種不同的面貌被看見,建築系的簡聖芬老師分享了與左鎮的淵源從土埆厝開始,從接觸到人社中心的計畫到將左鎮選為「人道建築的在地實踐」課程的選址,並希望未來能持續挖掘資料,為左鎮說故事醫學系的蔡美玲老師,曾經帶著學生與左鎮國中合作雙語電子書,並看見左鎮療癒平台的潛力,除了與左鎮農產品的特色做連結,還有觀日平台搭配瑜珈等新奇概念等著被實現;資訊系的楊忠平老師,由歷史的眼光切入,隨之又為左鎮帶來了科技的視角,並為偏鄉的孩童導入豐富科技課程使之不落人後;都計系的張秀慈老師,從不倒翁的奇幻旅程開始了自身與左鎮的交集,再藉由帶領系上大四學生規劃這片土地後再次重新認識左鎮,並藉由計畫持續延伸;人社中心的翁裕峰老師,左鎮長期的耕耘者,參與了左鎮所有大大小小的事務與活動,分享了在左鎮看到的一切反思。

接著是以立國際志工服務的台灣計劃負責人-游賀翔先生進行簡報分享,游先生講述以立過去的操作經驗,以立國際服務的介紹說明:「其創立於2010年,台灣最早的社會企業之一。堅信人改變,世界就會改變,期望透過創新志工服務,賦權當地達到長遠的扶貧自立,同時啟發志工在生活中擁有改變的力量」。未來希望能帶領志工進入左鎮社區,分享彼此的價值,並建立一個模式讓社區被看到。


▼看見惡地三生大峽谷、惡地畜牧業、惡地庭園露營
飽餐一頓後準備開啟「左鎮之鄉」的行程,首先來到左鎮大峽谷,絕美的惡地景色一覽無疑。即時邀請惡地專家-陳聰賢老師及林朝鵬老師現場述說惡地的人、美景與故事。
隨後來到惡地畜牧業的場域,由一位阿公努力的經營著,在這兒的山羊都活力十足,並可與山羊進行近距離互動,餵養山羊寶寶等活動十分有趣。
最後來到買阿姨的惡地庭園,庭園由惡地山坡包圍,占地不小且古色古香,未來有發展成露營區或民宿的潛力,且買阿姨待客熱情,相信未來一定能發展順利!









經過一天的左鎮城鄉巡禮,相信無論是曾參與在左鎮的人們或是第一次來到左鎮的人們,都獲得了一袋收穫及一把感動。最後用這張充滿笑容及愛心的合照作收尾,紀念下這美好的一天。




未完待續...


Share:

【古道踏勘】尋訪噍吧哖舊道!

大夥兒在茅明旭老師的"茅廬"集合,今日大家穿著長袖衣褲、並穿戴帽子及雨鞋,著裝完備準備進入古道。專家們提醒說進入山林中要避免穿著鮮豔色彩的衣物且不宜噴上帶有香味的東西以防被虎頭蜂盯上,而黑色衣物則是容易招蚊子咬。

此次我們所要踏勘的為噍吧哖舊道,噍吧哖事件為台灣規模最大的武力抗日事件,此事件造成了玉井、楠西、南化、左鎮及周邊的村莊遭到日軍毀滅性屠村。張春益老師運用古地圖及歷史場景等等作為依據重新再現了當年的舊道,此行便來踏勘這條久無人行的道路現況。
長期研究歷史古道的張春益老師為大家做行前解說

一車七人,我們搭著翁裕峰老師的車來到兵安仁先生的家!(有著特別的故事淵源而擁有"還有"這個綽號的老先生")"還有"先生的家圍繞著山林,相當寬廣舒暢,並且見到"還有"的大兒子兵耀堂先生。


位於池畔邊的"還有"先生家


與兵耀堂先生聊了許久後,一行人開始上路,辛苦的茅老師及張老師沿路披荊斬棘。
隨後由於兵先生擔心我們走不出山林,帶著鐮刀及手提電鋸上山來找我們,兵先生說這片山是自己從小玩到大的再熟悉不過,山林中有多到數不盡的香蕉樹也是他們家所種植,沿路上兵先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開通道路,並且因為路途中一直巧遇菜寮溪的上游,兵先生還使用香蕉樹的樹幹沿路鋪設小橋!
雖然原本我們預計要走到噍吧哖舊道與舊糖業鐵道交會處的"",並做上記號,但由於荒煙蔓草的限制,兵先生便帶領我們走另一個他較熟悉的路線,最後從後坑2號橋附近走出,一走出來便有一家老雜貨店,大家便在此歇息片刻,邊喝著涼水聊聊路途的艱辛。整條路徑的變化不斷,能走的道路狹窄,有時是極陡的坡地,僅能靠抓住兩旁的植物往前走;有時是水路或溪流,需要現場鋪設小橋;或是高及腰的草,需要順向踩草前行,趣味萬分;還有穿越平緩的香蕉園和攀爬月世界惡地形等,豐富度十足!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資料來源:走跳菜寮溪(FB粉絲專頁) 
穿梭在山林古道中,累了就摘幾片香蕉葉墊著坐來休息,席地野餐!專心的踏勘路途中留下許多汗水,而這些汗水伴隨著我們捕捉了沿途美景,收穫滿滿的一天,期待下次再行!




Share:

【參與紀錄】 2018 左鎮白堊節產業文化活動檢討會紀錄

與會者: 左鎮區公所、中正里里長、左鎮農會、公舘社區、成功大學、菜寮溪產業觀光協會


  1. 活動時間應錯開其他社區活動,包括農會的國際芒果節、地方的農事與祭祀活動,建議白堊節可以春天舉辦,跳脫芒果的想法,同時可區隔國際芒果節。火龍果、木瓜、香蕉,春天辦旅遊亦較適合。同時夏天容易下雨,天氣炎熱,較難掌握體品質。
  2. 文藝表演部分,可增加新的元素,包括左鎮國中的「看見左鎮」空拍影與VR虛擬實境、西拉雅文化計畫成果展示(社區農村再生相關文化產業計畫的成果展示)、成大課程的成果展示,讓文藝活動變成讓左鎮及外來者共同看見一年以來的工作成果,共同分享,同時啟動明年工作與計劃的討論。
  3. 農特產銷售活動及手作活動,建議可結合農村再生計畫的DIY產業活動,結合西拉雅平埔族及其他宗教活動,或是DIY食物活動,增加農特產的多元性。
  4. 小旅行的部分,建議要作區域整合,不能各局處辦裡類似的活動,會混淆消費者,也容易造成產品同質性及彼此競爭。建議邀請外來辦理深度旅遊的團體來了解社區的特色,協助後續的媒合。菜寮溪產業觀光協會目前主打微旅行,以步行的方式去深度體驗地方,與目前其他的旅遊路線進行市場差異。(註明:正式文件不能用小旅行,因會牴觸旅遊相關法規,目前只能用體驗
  5. 風味餐可以改全民參與的方式,發點卷的方式,而非採用辦桌的方式,以加強在的之消費與特色推廣。
  6. 建議加強西拉雅文化的保存,包括遺跡的盤點、口述歷史的收集等。
  7. 在地既有影片宣傳之盤點,包括吳念真導演以前作過的西拉雅影片、林福清導演的電影及MV等。
  8. 建立一個左鎮活動行事曆,例如5月份生產筍子、土芒果(左鎮的土芒果市集曾經比玉井更有名),建議以芒果的娘家為主題行銷左鎮芒果,土芒果如同於西拉雅族一般,數量雖少但依然珍貴。
  9. 提出左鎮四季之構想,分別由不同單位來主辦四個不同季節的大活動,包括區公所的白堊節()、左鎮農會的國際芒果節()、菜寮溪產業觀光協會的化石節()、以及公舘社區發展協會的惡地生活節(),透過跨組織協作來帶動地方觀光及產業發展。
  10. 左鎮是離台南最近的山、最近的自然,離南科不到15分鐘的車程,建議回應到目前里山精神來進行的地方特色盤點及強化:包括生態及產業物種多樣性、友善環境耕作,透過多樣、小而美的產業特色,強調質的要求,而非量的要求,打破一鄉一特色的迷思,建構永續之惡地三生環境。


Share:

【拜會左鎮】工作假期行前踏勘

本團隊為使左鎮「惡地協作」工作假期符合在地需求,並且透過深度旅遊結合工作坊之方式,連結有興趣的夥伴一起進一步認識左鎮,推動在地的永續發展,共創多元之「新城鄉關係」。於2018/10/01拜訪左鎮的農會、茅廬、268三角點、光榮國小及左鎮國中,希望透過彼此協力,讓工作假期遊程更加完善。

▼茅廬、268三角點

本團隊於1001日一早與左鎮在地文史工作者茅明旭先生於茅廬集合,而後一同踏勘左鎮的268三角點,沿途的山間小徑為前人一步步踩出來的成果,小徑時而陡峭、時而蔓生叢草,在歷經半小時的步行後,我們置身於北左鎮的制高點-268三角點,在早期,268三角點為重要的測量基準點,尤其是在發生地震過後的點位測量,此制高點亦是左鎮教會社青每年團契的聚會點,是在地生活與文化連結的據點。


登頂268三角點
 268三角點望出去的景致

光榮國小
位於左鎮驛站後方的光榮國小,蔡坤良校長介紹了學校建構的遊學體驗路線,將左鎮在地的西拉雅文化、宗教、歷史、部落、自然地景及特色美食等建立一個線上教學平台,並且亦推出特色的學童知識闖關遊戲,幫助孩童認識在地文化,讓偏鄉小孩學習不同的在地特色課程,包含成立獨輪車、小提琴和武術社團等,校長提及化石園區目光放遠,擴大為自然科學教育園區,讓科學結合教育。
臺南市左鎮區 校外教學遊學網:
http://gres2.dcs.tn.edu.tw/travel/go/05-rel/05-rel.html
更多光榮國小本土教育課程細節:
http://gres.dcs.tn.edu.tw/index.php

蔡校長介紹左鎮的發展規劃
▼左鎮國中

本團隊至左鎮國中,向蔡宜興校長說明本團隊建置的資料庫平台以及應用方式。



















Share: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

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