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地協作】icities 論壇邀請左鎮公舘社區辦理午宴

今年10/26-28在成大都計系的國際研討會-ICities,再開幕首日之午宴邀請了公館社區來承辦外燴,所推出惡地風味餐 (The Taste of Badlands),廣受國內外參與者好評,也透過這樣國際化的舞台成功地將地方特色行銷出去!。

公舘社區使用了在地的特色農產製作料理,當日的佳餚如下:

咖哩炸魚葛鬱金麵 Fried Fish Curry on  Arrowroot Noodle
薑黃和葛鬱金是惡地區域的農業特產,對於醫療資源不足偏鄉地區而言,種植多樣的養生醫療功效的作物,是家戶必備之保健食材。公舘社區發展協會致力於加值惡地農產品,將社區水洗出來的葛鬱金粉,製成口感Q彈不易變糊的葛鬱金麵,搭配薑黃咖哩入味,不僅整體口感美味提升,更是社區農產與養生保健的創意結合。搭配台南特有的虱目魚,這道看似平凡的咖哩麵,背後隱含著豐富的故事,是一道展現在地山海特色產業的微型饗宴。

破布子蛋 Eggs with  Bird Lime Berries
生長在惡地青灰泥岩上的破布子,是左鎮在地最具代表性的農特產。兼具食用與藥用價值,破布子早為民間以古法加工製造的健康食品,具有多項保健功效,也是下飯最佳佐菜。公舘社區發展協會以社區經濟的精神,向在地農民收購破布子後進行加工製作;食用前需顧火熬煮三小時以上,方能去除澀味來帶出果實中的甘甜,象徵惡地生活之艱苦與韌性。社區藉由蛋料理結合破布子,來提高小孩和年輕人對破布子的接受度,為破布子料理帶出新的可能性。

古早味鹹飯 Traditional Salted Rice
伴工,是台灣農村社會社區合作協力精神之展現,在人口較少但幅員廣大的惡地地區更為需要。以惡地處處可見的竹葉包裹鹹飯,是早期左鎮居民從事農事與工事之時,主人家運用在地素材製作而成的外食,充分展現了傳統社會互助與環境友善之實踐。

薑黃豬肉 Turmeric Pork
醃製食材以增加其保存期限,是農業時期先民結合生產與生活的智慧;吃白飯配醃豬肉,是農村家戶平凡卻珍貴的共同記憶,但卻隨著時代演變而式微。公舘社區從長者身上學習,帶回大量醃製存放的地方習俗,仿造古法外更帶入創新,加入社區自產紅薑黃粉以及少許香草,讓豬肉吃起來口感更加美味。含較高的紅薑黃素的惡地薑黃,讓這道色香味俱全的料理,兼具了文化保存與養生保健內涵。

南瓜湯圓 Pumpkin Rice Balls
以無毒健康的食物作為在地風味餐的主打特色,是公舘社區一直以來努力的目標。南瓜湯圓採用社區農園自種的無毒南瓜,過古早爐灶蒸熟之後,由社區媽媽反覆揉捏,揉出粒粒金黃的手作南瓜湯圓,Q中帶勁,兼具健康與美味,是社區合作經濟的最佳展現。


除此之外,公舘社區在甜點的部分還另外加碼了鮮奶酪佐柚子醬,擁有微苦酸甜的好味道。公舘社區除了善用在地食材提倡在地特色,亦擁有精湛的廚藝。希望大家支持社區的風味餐、支持左鎮在地的小農與產業,也讓未來聚會、會議等的餐食又多了一個良好的選擇!




Sha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

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