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惡地不惡」透過大數據挖掘世界級惡地地景多種玩法

「你我一小步,是惡地觀光發展一大步」成大都市計劃研究所學生23日下午在未來館舉行「大數據分析與探勘技術應用於空間規劃實習」課程成果發表,學生以西南惡地為研究基地,發表結合資料探勘技術與空間規劃的4個觀光遊憩方案,現場以海報展出與口頭簡報發表成果,並邀集政府相關單位、旅行社業者、在地社區代表給予意見回饋。臺南市觀光局副局長林國華肯定學生從市場需求、數據分析到方案規劃與管理層面,提出廣泛完整的觀光遊憩方案,更有評審以「這是超級吸引我的惡地旅遊方案」,稱許學生接地氣的規劃創意。

成大都計所學生用大數據挖掘世界級惡地地景多種玩法
成大都計所學生用大數據挖掘世界級惡地地景多種玩法
本課程由都市計劃學系副教授黃偉茹、李子璋,以及電機系副教授解巽評共同指導,選定高雄旗山、田寮、內門及臺南龍崎、左鎮等西南惡地為研究基地。藉由探索Google等網路評論、IG景點打卡數、社群媒體熱門標籤(#hashtag)、Flickr照片點位套疊等大量數據資料,在空間規劃專業應用的可能性,學生發表「左鎮。秘境-公舘社區旅遊規劃」、「左鎮龍崎士-龍崎與南左鎮地區自行車觀光遊憩規劃」、「月球漫步-西南惡地觀光規劃」、「田寮新視界-惡地科技探險旅遊規劃」4個方案,充分體現成大強調跨領域及場域實作之教學特色成果。

該地區因土地發展限制使產業沒落、人口外移,惡地地形雖具豐富的景點資源及特色,但目前存在觀光活動類型單一且缺乏串聯性的困境,學生表示,借重新興技術,有助社區導入新型態的旅遊路線規劃。規劃內容包含結合實境遊戲提出數位探索秘境旅遊、以單車串連週遭景點,規劃體驗在地風光地3大主題路線、用AR遊戲結合戶外探索與科技互動,加值惡地地質景觀與傳統活動元素等兼具創新與多元內涵。

現場學生以海報展出與口頭簡報發表4個惡地觀光遊憩方案
現場學生以海報展出與口頭簡報發表4個惡地觀光遊憩方案

課程配合成大「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USR計畫,大致以國道3號以東、台3號以西、84號快速道路以南、台22以北地區做為研究範圍,其中包括高雄田寮、內門、及台南龍崎、左鎮等行政區。都計系表示,該地區為古亭坑層泥岩地質所在,人口萎縮、超高齡化,加上鄉村區域的官方統計數據較少,急需投入新的規劃分析方法與實驗,希望透過跨領域專業實作,逐步建置在地資料庫,提供公部門或相關單位未來規劃實務與決策參考,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臺灣西南部泥岩惡地是世界唯一地處熱帶氣候區的惡地地形,具有發展為國家級地質公園的潛力,雖然目前觀光景點周邊相關配套較為不足,但近年來地方組織透過結合地方文史、產業及自然特色,惡地深度體驗的經營模式已逐漸浮現,如左鎮公舘社區、惡地農夫等,已發展出主題導覽、風味餐、手作體驗等活動,希望結合各界資源及力量,讓更多人看到惡地地景舞台上,在地里山的生活、生產及生態之美。(撰文、攝影/劉姿佑 圖片/成大都計系提供)

評審稱許學生規劃創意且完整,十分接地氣
評審稱許學生規劃創意且完整,十分接地氣


轉載自:成大新聞中心
Sha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

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