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發表】新體驗——創新管理課程成果整合 創產所楊佳翰老師

(文:吳秉真/圖:吳秉真)


創產所楊佳翰老師的創新管理課程,在109與110學年度帶領學生認識惡地的夥伴們,以及這片看似荒蕪之地上所充滿的瑰寶,期望將這片土地化為充滿生機的良田!

同學們在進到場域體會並輔以訪談後,紛紛透過老師分享的理論與工具找到「價值定位」,以「故事行銷」、「遊戲化」等容易執行、低成本的方式制定短期目標,並提供「商業模型」、「行銷企劃」等可執行、可複製、可以隨時間調整的成果供夥伴們參考。

不只如此,在進行一切的互動之間,同學們也與地方有更緊密的連結,成為分享惡地的一員。


現在就來一起看看這兩年的成果!

在地食材與故事精煉的大補帖

在 109 學年度裡,左鎮公館社區夥伴政達邀請同學們一同思考,該如何外銷左鎮在地特色農產品「葛鬱金」,藉此提高地方的知名度。

左鎮公館社區組首先透過實地訪查與利害關係人訪談,列出所發掘的社區挑戰——缺乏行銷通路,導致產品難以外銷與外宣。

因此該組由此痛點,著手思考如何制定系統化的方式包裝產品,最後提出「用故事包裝葛鬱金」的故事行銷概念。

此外,學生們亦擬定了行銷企劃與識別系統以提升品牌辨識度,並結合線上與線下,透過口碑營銷、場域品牌經營產品包裝延伸等手法推廣社區。

一起將葛鬱金這個除了具有營養價值,又能製成護手霜等製品的這個自然的禮物推廣到更多地方。


懷舊未來,早餐店成為創意基地

田寮惡地農夫工作室的夥伴丁素貞、梁舒婷是一對致力於地方發展的母女,丁姐首先帶領同學們遊覽草山月世界,而舒婷在體驗後向我們介紹:田寮的最後一家早餐店即將消失,這是在地產業岌岌可危的指標,而在這個人口老化名列台灣前茅的地區,該如何重新湧進新活力。

田寮惡地農夫組別將重點放在了該地區唯一的早餐店上,期望透過「懷舊未來」主題的故事行銷手法,讓早餐店成為一個能夠助長創意與情感交流、連結社區文化創意交流的平台。

學生利用SWOT分析社區現況,從中發掘社區優勢與切入點;緊接著提出了數位行銷、擴大社區影響範圍、辦理跨領域共創工作坊、辦理世界惡地雜誌等商業策略,最後則提出了CIS企業識別系統的建置。


最四通八達的道路就是「人」 

而老農夫咖啡的夥伴溫榮泰先生,向各位介紹了座落在高地的老農夫咖啡——除了視野遼闊,也擁有可可豆、咖啡豆等資源,該如何將這個休憩的好地方推廣、串連讓更多人參訪。

該組別從老農夫咖啡的使用者旅程地圖出發,認為單一接觸點的優化無法帶來繁榮,進而提出三階段地方創生模式: 價值傳遞、資源串聯、地方共創。 

而同學們自己在旅程中體會到沒有廁所之苦,於是特別在成果發表時「蓋」了一間廁所?

同學們也重新替「老農夫」角色定位,認為老農夫是惡地沙漠裡的綠洲,期望這個地方與這裡的人們能成為價值的傳遞者,並提出重新規劃可可工坊與咖啡店的策略。

其中一個關鍵是提出了「最小化商業利益,最大化人與人交流」、「分享是建立關係的關鍵」的概念,並提倡品牌建立傳遞惡地價值。


110學年度

而到了 110 學年度,有一些老朋友、一些新朋友,老師與同學們繼續將這些既熟悉又新鮮的人、事、物,用所學、所體會的知識與情感來整合。



串連起地方、人際與時空 

與左鎮公館社區在合作的第二年中,政達提出:如何就現有的基礎擴大與週邊惡地景點的互動,並思考萃取製成產品後的「葛鬱金渣」該是否能利用。


這次的組別推出結合產品、服務與挑戰的行銷企劃,內容包含: 腳踏車活動、葛鬱金咖啡、認養葛鬱金等,促進訪客與地方互動的活動。 

行銷企劃中,該組以24節氣規劃貫穿整年的活動帶動,從春分到冬至針對不同型態、平台的發文類型與帶來的效應進行規劃。 從社群平台到左鎮地區,將人與人、點到點都串連起來。


一個遠播香氣的圖像故事

內門集穡室(快樂農場)夥伴:李蕙琪發題:結合生態、文化、藝術,將惡地上的自然風情與產物、馬雅各之路與平埔族的人文,與馬賽克藝術編織出新的產業與服務。



結合木柵當地豐富的資源與現有發展:人文歷史、生態環境、產業藝術,以故事與視覺串連、定位品牌,不只編織社區內部的合作網,也賦予外地人口前往參訪的精神意義。 

藉由馬賽克共創,搭起訪客與在地的橋樑與認同,建立關係人口,促進在地的資源流動。

另外,也提供量身打造的社群行銷手冊以及在地雜誌的樣本,讓故事以更多型態被看見、被認同,進而拉近更多人對該場域的創作。


來一場穿梭在惡地的探險 

老朋友舒婷這次換個身份,帶來泥岩惡地地質公園的故事——該如何串聯座落在不同地點的景點,創造吸引人們前往的契機。


泥岩惡地地質公園整個園區因地點較難抵達,於是該組別揉合當地奇異的地形與生態,包裝成「探險」的遊戲概念。

藉由收集依照當地特色設計而成的特章戳,提供遊客到訪各景點的契機,加上「蓋」章戳也增加遊客的互動性、場地的實體光影裝置加強體驗感與當下的記憶。

所有的景點蓋章處皆以「奉茶」茶亭的概念連結著,希望藉由遞茶的意向,也傳遞 「供探險中的旅人休息及駐足片刻的契機,並且創造回憶」的精神。





Sha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

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