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構〈湯姆生馬雅各之路〉 】講者:游永福 (文/黃任妍,圖/黃任妍、英國威爾康圖書館 )作者:黃任妍、游永福老師編輯
文章網址:https://reurl.cc/YWNZ2n海報由都計所-黃任妍 製作永福老師首先從「聖雅各之路」、「熊野古道」、「奧之細道」切入線性宗教文化資產之重要性。後搭配照片及說明,簡述左鎮、甲仙和內門地區的當地農特產及可食用植物等特色,讓同學透過生動的形容去想像〈湯姆生馬雅各之路〉上的精采,期望同學在做觀光旅遊規劃時,不忘以食物連接不同地區的風味(例如:沈文香好漾廚房的「醬筍蛋」,有客家及南洋風味融合)。 好漾廚房沈文香大廚,將客家醬筍料理出南洋風味(2021,黃任妍 攝影)另外,老師也從濕版攝影的困難帶入歷史背景,提供同學想像在150年前要攜帶笨重的攝影機、濕版攝影的材料與沖洗配備,徒步穿越山脈與溪谷,到達每個攝影地點,除了辛苦外還需要其他什麼樣子的東西?再來,老師透過湯姆生所拍下照片的內涵,去分析過去與現今的對比。(左)典像玻璃板濕版攝影完成品正片。(右)湯姆生雙鏡頭立體影像玻璃板4×8in樣品(2021,黃任妍 攝影)(左)成大學子走讀成果分享。(右)楊中平老師〈馬雅各之路〉理念與成果分享(2021,黃任妍 攝影)整體來說,老師短短1個小時的演講,就以各種面向讓同學對於〈湯姆生馬雅各之路〉有初步的了解,也非常期待可以親眼見證、領略,老師口中所述說的〈湯姆生馬雅各之路〉的風華。最後大合照(照片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