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調查】「日治台灣日常生活史研究專題」0415左鎮參訪

(文/劉泓甫;攝影/劉泓甫、陳文松)

  2023年4月15日(六)修習「日治台灣日常生活史研究專題」這門課的師生前往左鎮參訪,第一站前往陳春木先生的故居,位於台20旁邊彎進去小道路的右手邊,雖然地址為山上區,不過位置非常接近左鎮。剛抵達故居時,陳春木的孫女與孫子陳士淵先生早已在門口接待大家,相互認識、熱絡聊天後便帶我們參觀故居。陳士淵先生相當熱情介紹有關陳春木爺爺的相關事蹟,除了導覽牆上的報紙、活動看板與各種化石之外,還展示一系列陳春木先生過往紀錄的手寫記錄。同學們對於以前的一手史料感到相當興奮,陳春木先生不只是剪貼不少新聞內容,更重要的是他會在照片上(或是背面)手寫文字,讓我們得以明白照片中時間、地點、事件背景與感想等資訊。大家翻閱各種文獻、照片與口述訪談,與此同時孫女與陳士淵先生也會從旁補充各種資訊,互相拋出疑問或是分享感受,想必大家內心收穫滿滿。

陳春木先生故居
陳春木先生的孫女與其丈夫

師生認真翻閱資料

菜寮溪挖掘出土的化石

關於陳春木先生的相關報導剪輯

陳士淵先生向同學導覽

陳春木故居的展覽空間

陳春木故居掛牌


  大家參觀完陳春木故居後,陳士淵先生帶大家走訪「畑中修墜機事件紀念碑」。起初以為紀念碑位於觀光地或是某一個公園,沒想到陳士淵先生帶著割草機前往..大家走一段後碰到被樹木覆蓋的道路,此時筆者才明白為何需要準備割草機與鐮刀。頓時感到相當浮誇,大家手抓旁邊的樹枝才有辦法攀爬而下,陳先生一邊清理前方的樹枝、樹葉,我們跟在後面緩慢前進,走大約一百公尺終於抵達紀念碑所在地。不料紀念碑被旁邊的樹木遮蔽,完全看不到上面的字跡與記錄,於是陳先生便再度拿割草機,清理十分鐘左右才有辦法進行調查。
樹木叢生的道路

拿著割草機與鐮刀開路的兩位大哥

陳士淵先生清理紀念碑旁邊的雜草



「畑中修墜機事件」,1941年(昭和16年)11月24日,日本海軍三等飛行兵曹畑中修演習時墜落於左鎮「加洛坑」(即左鎮光合里)。當時身為庄役場庶務係長的陳春木動員壯丁團維護現場,隔年在失事地點設立紀念碑,陳春木向畑中修的家人承諾會照顧這座紀念碑。
 

  中午大家前往左鎮第一間711用餐,以外觀來看相當有特色,類似三角形、高山的概念。結束用餐走向對面的左鎮化石館參觀,裡面展示不少動物化石與昆蟲標本,以及介紹陳春木如何發現化石、日治時期眾多學者前往左鎮調查等資訊,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陳春木生前使用的器物。最後一站我們來到左鎮教會,聆聽鄭牧師介紹這間教會的背景,最特別的地方在於這棟建築物相當宏偉高大,旁邊的空地未來會規劃增設新建築。
左鎮第一間711,外觀類似高山

左鎮人頭骨與模型展示

年輕時期的陳春木先生

兔子骨頭模型

正在維修、研究化石的工作人員

左鎮教會鄭牧師向同學講述教會背景

牧師帶我們去看兩塊墓碑,特別的地方在於上面寫著「基督」,呈現中西文化交融的痕跡

以白話字書寫的小會記錄

高聳的左鎮教會

  這次左鎮的參訪讓師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許幾年後大家忘記行程細節、遺忘閱讀過哪些文字,不過想必會記得在這邊有一群熱情的人分享他們的歷史痕跡,並且享受當下脫離城市喧囂、放鬆又愉悅的心情。
於陳春木故居合照

於左鎮教會外合照

於左鎮教會內合照

於紀念碑合照


Sha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