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錄】生態實習課程–左鎮區生態調查

 延續上學期對於了解惡地地形的生態多樣性之議題,李亞夫老師藉由生態實習課程,帶領學生在左鎮地區進行生態調查。調查路線在南168與南171縣道,西從慈蓮寺;東至要月橋停車場,沿線的產業道路與小徑。除了解惡地地形之物種組成外,同時讓學生學習如何進行生態調查。

此調查共記錄到哺乳類2(台灣野豬、赤腹松鼠),兩棲爬蟲類6(貢德氏赤蛙、疣尾蝎虎、印度蜓蜥、斯文豪氏攀蜥、麗紋石龍子、斑龜),昆蟲及甲殼類13(三線蝶、大鳳蝶、玉帶蔭蝶、青斑蝶、姬蛇目蝶、黃粉蝶、樺斑蝶、黃腰虎頭蜂、義大利蜂、黑棘蟻、荔枝椿象、陸蟹),另外還有29種鳥類(大冠鷲、、大卷尾、大彎嘴、小白鷺、小卷尾、小彎嘴、五色鳥、白尾八哥、白腰文鳥、白腰鵲鴝、白頭翁、白環鸚嘴鵯、白鶺鴒、朱鸝、灰鶺鴒、竹雞、洋燕、紅鳩、紅嘴黑鵯、家燕、麻雀、斑文鳥、樹鵲、黃頭鷺、黑枕藍鶲、黑冠麻鷺、綠繡眼、翠翼鳩、繡眼畫眉),其中包含6種特有種和10種特有亞種。此外,原本平地常見的外來種爪哇八哥(又名白尾八哥),在這次調查有不少紀錄,顯見已有侵入淺山的趨勢,是值得探討的議題。左圖為白環鸚嘴鵯;右圖為黑枕藍鶲。



Sha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

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