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Pelly Lin)本課程於由創意產業研究所林蕙玟老師帶領,於4/16.4/18舉辦兩場分別線上與實體演講。


.png)
Collaborative Badlands: Rural Regeneration and Transdisciplinary Co-creation in the Southwestern Badlands Region
(文/Pelly Lin)本課程於由創意產業研究所林蕙玟老師帶領,於4/16.4/18舉辦兩場分別線上與實體演講。
(文/鄭少耘.圖/鄭少耘.結構課修課學生群)這門課由建築系杜怡萱老師開設,結合了結構工程和建築思維的設計訓練,讓學生實際設計並利用惡地最豐富的莿竹搭建出創新竹構。透過半學期的設計與模型製作,8組同學在4/11(2022)於線上展現多樣態的竹構造設計。在評圖的過程中,針對各設計的優缺點、空間感覺、接頭細部、施作過程等進行詳細的討論。課程將基於這次評圖討論成果,進行下半學期的設計內容,並預計不久的將來能完成足尺的竹構,能作為在地居民的使用空間。
![]() |
B組 竹夢南關線 作者 李秉勳 余美萱 |
![]() |
C組 作者 廖士豪 |
![]() |
D組 竹曲亭 作者 黃廉凱 蘇禾豐 |
![]() |
E組 織光編影 作者 鄭少耘 林宗廷 |
![]() |
F組 雙叉竹亭 作者 王宓琦 巫秉澄 |
![]() |
G組 MOON SKY 作者 貝森楠 李依諾 |
![]() |
H組 弱有光 作者 曾崇育 何耕州 |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