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玲安、林筱棋;攝影/賴政達、林筱棋、林玲安)
「它們本來就都存在,只是沒有被活出來」
惡地協作團隊於上周五7/14,參與了內門木柵的社區夥伴集穡室快樂轉角有機驗證農場食在幸福 舉辦的「向東,關於狩獵」小獵人營隊。透過社區夥伴、地方耆老、年輕獵人對部落青年的培力,一起帶著孩子們認識山林、體驗狩獵文化的智慧,並在過程中學習西拉雅族語,在兩日的營隊中一步步的學會獵人的頭腦(打開狩獵文化的視野)、獵人的雙手(與部落耆老學習架設陷阱)、獵人的腳(學習在山林環境中移動),以及獵人的心(培養努力堅持的態度及山林智慧),且在最後經過考驗、獲得長輩的認可,完成獵人的儀式。
團隊有幸參與了營隊第二天的活動,一早便隨著獵人Vainikaki机慶國老師的步伐,一起學習何謂獵人的腳,一路坐著小貨車經過陡峭的山坡小徑,年輕獵人帶著我們進入山林時說:「進到山裡不會大聲喧嘩,不會說希望要大豐收、要捕獲什麼,而是平常心、隨遇而安。」帶著對大自然的敬畏與好奇心,大家一起走進了山林。
孩子們進入山林學習「獵人的腳」 |
沿途在山林裡觀察山豬吃過姑婆芋花苞的痕跡、洗澡後在樹幹上留下的泥濘,也看到白鼻心的洞穴與糞便、討論咖啡樹苗從何而來。年輕獵人與我們分享他親身捕獲山豬的經驗,但也告訴大家:「當獵人不是要奪取生命,而是知道怎麼與動物、植物共處,怎麼保護土地和環境,讓這個自然環境生生不息。」
午後,一行人自山中返回,孩子們便進行小獵人的考驗,小獵人們經過兩天的學習,必須能辨識出動植物、親手製作竹雞的陷阱,還要學習使用弓箭與標槍去射擊逼真的山豬及梅花鹿(主辦團隊以金屬支架與棕簑製作)。通過考驗後,每個孩子大聲喊出自己的名字,獲贈了證書與項鍊,並被以散穗高粱編織的束拍打一下屁股,象徵部落耆老聽到了這些名字,認證這些經過學習與考驗的小獵人。
運用標槍射擊自製的梅花鹿 |
學習使用弓箭擊中棕簑製作的山豬 |
營長Makidkid Tavali 李蕙琪說:「我不覺得舉辦這個營隊是所謂的在地創生,它並不是創造一個以前沒有的東西,這樣就和社區的味道不一樣。這些文化本來就都存在,只是沒有被活出來;它是需要與時俱進的融合和連結,將過去很美好的精神重新演繹、用新的工具和方法延續下去,這便是『Sī-kū, iáu éng sin』(是舊,猶新)。」這次的活動讓我們看見如何用新的眼光認識西拉雅文化,也用心的體會去親身感受自然生態與山林智慧。如同總召vukin Takalomay 吳俊霖所說:「所經歷的這些都會成為你的一小部分,在心中種下一顆文化的種子。」這些從狩獵中學習與自然社會的共處,不是煙花似的兩日活動,而是能落地扎根到每個參與者心中的種子,伴隨著那日在山中感受到的靜謐、林間聽到的鳴叫、腳下踩著草花的氣味、夥伴述說的語言、長者傳遞的智慧,以及土地傳承的故事,刻印在每位參與者的身體裡,成為我們的一部分。
大家通過小獵人考驗獲得認證 |
期待經過滋養的種子們,即便在惡地之中,也能發芽、茁壯。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