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錄】惡地協作資源導入成大創聯會,為地方注入一股創新的生機


 (文/莊笙揚、圖/成大創新創業聯合會)

本學期成大創新創業聯合會與惡地協作2.0合作,將「地方創生」帶入「創新創業」中,在這學期中,透過惡地協作2.0的協助,連結到了山海屯社會企業、左達工作室等長期在經營惡地的關係人口,並藉由講座與實地參訪更深入了解左鎮以及地方創生在創新創業的展現。


山海屯社會企業許明揚分享

創聯會與山海屯社會企業合影

為了讓創聯會的同學們更了解「地方創生」以及惡地所面臨的問題,在最一開始便邀請到山海屯社會企業的執行長—許明揚講師,來為同學們帶來執行長與團隊在這幾年的努力下,是如何運用在地文化領導商業發展,並透過街區創生與社會設計的方法為地方重新找回生機。在執行長的分享下,許多同學深受感動,在山海屯的努力下,新化的老舊房子得以重新出現在世人眼前,不只是可以成為觀光客來到台南的新去處,也為在地民眾保存了過去的記憶讓寶貴的文化不會因為外在因素而漸漸老去,重回過去那個輝煌年代。

在執行長分享完後,大家對於山海屯如何將公益大於商業利益的老屋改造的固有思想翻轉十分好奇,執行長也詳細敘述了山海屯在推行某些事時遇到的困難,其中最打動人心的莫過於住在左鎮老街70多年的阿婆對執行長說的話:「這裡變的跟80年前我年輕的時候一樣熱鬧。」在地民眾的那句肯定,無疑是給予在地工作者最大的肯定。山海屯在新化跟左鎮的努力有目共睹,也讓身為台南學子的我們深深感動,認知到創新創業也可以為地方帶來這些改變。


左鎮議題工作坊



左鎮老街實地訪查


在課堂上聽了執行長分享後,創聯會的同學也到了左鎮實地參訪,藉由實際走訪瞭解到在地議題並一同構思解決方法。上午時執行長化身在地導遊帶我們走過許多左鎮的重要點位,親身認識當地。下午時就針對左鎮遇到的課題來出題,分為「公有市場活化」、「閒置空間再生」。經過2個小時的腦力激盪與討論後,兩個團隊運用6何法(何人(Who)、何時(When)、何事(What)、何地(Where)、為何(Why)及如何(How))跟新增的1H「How much」去進行最後的提案發表。兩位引導師在團隊討論中給予大量協助,不只補充自身在在地工作時的經驗以及在真實經費使用上的提點,在發表後引導師們與執行長也給予最真切的評語跟勉勵,團隊也帶著這兩個議題回到社團,繼續與團隊們各自討論解方延續為地方服務的精神並保有運用創新、創意的想法帶來新的改變。

在實地參訪後,創聯會同學們回到社團繼續討論創新的解方,在各週的社課中,同學們還學習如何進行市場調查與研究、簡報提案設計跟專案工作坊,將解方更加具體化、增加商業可行性。在課程之餘我們也邀請到惡地協作2.0的計畫主持人—張秀慈老師,來為我們分享他身為大學老師是如何運用創新創業的精神去調適工作並重新找到目標。在過程中,老師親身示範設計思考運用於日常中的例子,也補充了很多左鎮相關的歷史故事讓我們在更了解左鎮的同實,也藉由這些認識去找到地方的痛點、設計更好的解方。

這是創聯會第一次將「場域」的概念帶入課程中,大家也都獲得了獨特的收穫,過程中雖然也有不順利的地方,但多虧老師們與各方團體的協助才讓創聯會有不一樣的「創新體驗」。







Share: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