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游News&Market】戰後最大規模農村社會調查!農委會攜手中研院,三億預算五年全面調查

內容轉貼自「上下游News&Market」,連結請參考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13079/


農委會與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首次合作,以跨科際的方式結合院內各所和國內四所大學,以每年6千萬至7千萬的研究預算,計劃用五年時間記錄下台灣農村的環境、產業、社會、文化現況以及歷史變遷過程。

此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首次以農村為主體的調查研究,在今(26)日舉辦的「台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合作記者會」上,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和中研院院長廖俊智簽署台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合作協議書,期許能留下交給下一代的農村備忘錄。

林聰賢:對國內農村進行全面性調查,找到未來發展圖像
林聰賢表示,推動農村再生2.0的目的,就是希望讓年輕人對農業有信心、吸引青年返鄉,但在此之前,需要先對國內農村進行全面性調查,才能保留台灣農村的傳統文化和在地知識,「想讓大家知道台灣農村有很多寶,他可以到農村去挖寶,」同時也要記錄當前農村遇到的問題以及正在發生的變化,才能協助政府研擬新的農村治理模式,「這個研究最重要的就是實踐,要解決農村問題,」讓幸福農村能具體找到下一世代的發展圖像。

陳吉仲:連續五年,每年預算六至七千萬,盤點農村資源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指出,政府雖然長期有對農產資料進行統計,但現有資料多集中在農業的產量、耕地面積、交易價格等量化數據,缺乏質化資料,如傳統農法、農村文化、語言等紀錄;此外,也缺乏以農村為調查主體的研究報告,無法完整回答農村現況、文化變遷以及農民到底過得好不好等問題。他強調農業部門不能只關心產值,也要關心農業的生態環境、農民的生活水準和福利等。

陳表示,隨著時代演變、農村人口逐漸外移,許多農村獨有的農法、文化、民俗、語言等有形與無形的資產都在失傳中,「現在不做以後就會不見了,是一種文化資產的消失,」他再申農村調查的重要性,強調要透過全面性的農村自然資源和環境調查,建立台灣農村社會文化的長期資料庫,以此保存農村資產、突顯農村價值。

他也指出,農村發展攸關國家社會的發展,這次研究預計每年投入6千萬到7千萬元,由農村再生基金支出,連續五年供應研究所需經費。研究成果將作為後續政府研擬農村政策的依據。

例如:如何運用當地的飲食文化和耆老分享的生命故事發展成在各地推動的食農教育教材,以及農村中的婦女扮演重要角色,透過田野調查來了解他們的需求,協助他們培養專業技能。同時,他也認為台灣農村無須從歐洲和日本的想像出發,可以走出自己的農村發展之路。

中研院:以田野調查為台灣農村找出路
廖俊智表示,農村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然而民眾對於農村的想像多集中在淹水、人口流失、勞力不足、文化斷層等問題上,但他認為,「農村不是只有問題而已」、「農村發生的問題也不只是農村問題,更是社會的問題」,只是過去的農村研究比較零散、缺乏系統性的檢視。

他希望透過這次中研院的大規模研究,完整記錄台灣農村的現況,並將研究成果轉為政府解決都市問題、農村問題、農村再生時的知識後盾。他表示,對農村的了解不該只是憑空想像,而是要利用田野調查為台灣農村的永續發展找到出路。

中研院結合四大學,2百多位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投入研究
「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總計畫主持人、中研院院士王明珂解釋,該研究將結合中研院社會所、台史所、民族所、史語所和數位文化中心,以及國內四所大學,以跨科際的方式,投入200多位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人力,針對台灣農村現況,從人口、土地、自然資源、環境危害因子、經濟活動、社會組織、社會分工與階序、社會衝突、宗教、禮俗、文化資產、文教設施與文化參與、醫療保健、飲食與服飾文化、居住環境、交通狀況、休閒娛樂等項目,進行為期五年的系統性調查。

這次計劃的目標,是希望將台灣農村環境、產業、社會、文化現況以及歷史變遷過程完整紀錄,並運用數位科技保存農村重要史料、建置農村的人文社會資料庫,同時透過碩博培育計畫,讓國內年輕學者加入農村研究團隊,振興台灣農業研究。王指出,分析農村問題也是在探討國家的城鄉發展,且各國都越來越關注農村課題,當前的農村已晉升為全球化議題,呼籲國人一同來認識台灣的農村文化。

挖掘草根智慧與生命故事,讓農村成為顯學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所長許雪姬分享,透過田野調查,挖掘了許多第一手的農村史料,能拼湊台灣農村中傳統生活文化與技藝的拼圖。她舉例,當地耆老都有許多生命故事,是農村的靈魂人物,研究人員在安平漁光里接觸了一名老漁民,他表演了即將失傳的「魚栽歌」,「這些都是我們原本不知道的農村故事。」

(備註:「魚栽」就是魚苗,早期魚栽很貴,為了保持賣方與買方的公平性,雙方交易時會一同用歌唱的方式數數,一邊數魚苗、一邊喊價,是一種古老的算魚方式。)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謝國雄也提及,台灣長期沒有以農村為主體的全面性研究,「這次的農村社會文化調查為戰後的首次農村研究。」他描述農村研究長期以來都不是顯學,但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社會學的碩士生開始以農業、農村為研究課題,「這代表我們的下一代逐漸關注農業了,這跟青農返鄉、青農創業是有呼應的,顯示台灣的農業研究有復甦的現象。」

他舉例雲林縣斗南鎮栽種烏殼綠竹筍有成,還供應給鼎泰豐,當地農民運用既有的產銷班體制,導入更有效率的組織運作,加上當地農會承租土地再招募給小農來開墾,前三年發予薪水,第四年才要農民自付租金,成功達成耕地活化目的。同時也讓想務農的農民不怕沒有耕地,發揮「小地主大佃農策略」,「其實農民是非常厲害的、台灣農村是很有活力的,農村富含力量,又能因應時代變遷、產生新的活力,我們的調查就是要把這些活力找出來。」
Sha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

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