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6日於成大舉辦惡地協作教師分享會,邀請即將參與惡地協作USR團隊的老師以pecha
kucha的方式 (20張簡報,每張20秒),簡單分享他們在惡地場域的經驗與未來教學研究發展構想。本協作計畫案分為「新資訊」、「新產業」、「新體驗」,分別由建築系、測量系、工業設計系、歷史系、都計系等專業師資組織而成,老師們分享以他們的專業,用不同的視角去認識惡地,以及對當地產業的發展構想和計畫未來想像,跨領域的專業知識藉由今日的分享會,啟動對話與交流。
簡報結束後,也進一步邀請每位與會的老師分享心得,大家從各自專業觀點,開始產生一些火花,對惡地也想進一步的了解:
第一位分享的測量系曾義星老師提到,對於分享的內容感到有興趣的就是古道的偵查,過去計畫曾應用LIDAR技術,將地圖上的植生去除,就發現有很多小的徑道浮現出來,希望可以藉由此技術進行環境影響3D建影,探索古道;因為自己是土木背景,對於建築系聖芬老師提及的土角厝,若有機會希望可以去體驗其建造過程。
而擅長區域文史的歷史系陳文松老師同樣也對古道感興趣,以文史工作者來講,古道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景的呈現、產業等等,像竹子,或是民俗的部分,除了產業之外,還有很多互相可以連結,至於怎麼去發揮,或是取其共同點,就是大家可以一起構思的地方。
以體驗設計專長的工業設計系簡瑋麒老師提到,工業設計主要以人的尺度為設計對象,設計的事物都是小型足敷人使用的,今天聽到的都是大格局的建築設計(如:土角厝),覺得值得深入探討;另外,同樣對於古道深感興趣,如果讓現代人們去走、並在此過夜,進行探索,走到古道的另一端,體驗古人的生活態度及歷史、自然等故事,曾在巷弄裡,是可以走過去,結合現代科技方法去協助旅客完成這條路,或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去執行,創造現代感(如:手機app)。
建築系杜怡萱老師,從他結構專長與自身興趣回饋,提到對於體驗設計和結合科技應用是有興趣的,畢竟現在時空環境不同,對現在人來說會有不同的體驗古道的方式,例如說現代人可以接受走路的距離也跟古代人不同,我們是否要製造這些交流,然後他的軌跡如果可以被看出來,就會很成就感。有別於過去,現在的人不在需要運用古道運送,要如何製造一個誘因去讓人體驗情境的動力。而古道中體驗需要的構築,即可藉由在地生產的竹子來完成,供人觀賞休憩,或構築本身也可以設計為一種體驗活動。
以人道建築地在地實踐課程參與左鎮,長期收集在地故事的建築系簡聖芬老師,提到之所以會認識古道,是透過耆老的講述,他們當時都是走古道去上學或去任何地方,因為路程很遠,有時候在天暗的時候會需要拿火把,而火把的製作,是由竹子拿去泡水,讓竹子裡的油滲出來,然後再拿去用或去販售,當地的耆老還說,曾經辦過「火把節」,而且製作過程很簡單。她覺得這部分很有趣,或許未來轉化為同學實作的教案。
除了古道外,都計系黃偉茹老師分享了另一個這次USR提案的重要面向,就是在地竹產業復興的議題,她提到之前準備USR過程中,先去當地進行訪談瞭解發展議題,一開始以為放牧是主要產業,但是經過訪談後,發現在地也是有許多的農作,種類多元但因為耕作面積不大,在農產上無法達到具一定效益的規模經濟,但目前惡地上最多的其實是竹子,是林產也是農產,因此如何提升其經濟效益,值得探討。過程中也藉由訪談認識到在地有不同的竹種,各自都有其運用性,而且種植的過程也會跟地質和歷史發展有關,建議可以利用古地圖的套疊,協助梳理竹子的種植分佈過程,與地方產業發展的狀況,這發掘的過程應該會很有趣。
無論是古道、竹產業的運用、歷史發展脈絡的梳理、新科技運用、建材的永續使用等,為的都是希望能對地方帶來更多的「創新」、「永續」,同時還充滿了「現代」意義與技術整合。會議結束前,引導討論的都計系張秀慈老師也邀請大家進一步的思考未來教師交流活動的形式,大家就在「一起做火把」的笑聲中,結束了這次簡短但相當有意義的相見歡活動。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