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錄】「參與科技」路徑x大學:文化路徑與區域大學的相遇,共同培力活動

 (文/陳若璞;攝影/顧永平)

2024年寒假,ICA協會為成大導入了青年引導師培育專案,以6天密集的參與科技課程培訓,使修課同學收穫滿滿的引導方法,更是與引導大師們一起進入了ORID的多重宇宙。

ORID宇宙中的第一站就是惡地協作2.0的年度共同培力活動「路徑X大學:文化路徑與區域大學的相遇」!

3月16日的這場「路徑X大學」工作坊是由前述參與科技課程所培育的青年引導師們(修課同學)利用三周的時間不斷腦力激盪進行工作坊設計,並和秀慈老師、偉茹老師、Jackie老師不斷討論、調整,審慎評估每個引導方法的使用時機、操作方式,挑選出最適合工作坊目標的方法,搭配工作坊各環節安排,最終精華地呈現工作坊設計的成果。

今日的工作坊主要進行的方式會先請台史博石文誠副研究員與張秀慈老師分享文化路徑的台灣推動經驗和國內外案例分享,再透過路徑咖啡館匯集大家對文化路徑的想法。

 

文化路徑的推動經驗與案例分享

 

首先,由台史博的石文誠副研究員與參與者介紹台灣歷史博物館歷年來與地方社群共作的策展經驗,歷程中透過台史博和地方夥伴一同「分享、串連、共學、共問」的方式,實踐對於多元文化路徑的想像;接下來由張秀慈老師與參與者分享文化路徑到底是什麼?並透過歐洲文化路徑的五大社會參與行動案例,思考「湯姆生、馬雅各、台灣多元族群文化路徑」的社會參與現況,期待目前逐步累積的社會參與成果,能拉進更多大學、社區、公部門的參與者,促使大家能在多元族群文化路徑上有更多的行動開展。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石文誠副研究員分享(左);成大都計系張秀慈老師分享(右)

 

文化路徑夥伴們擁有那些資產

 

在開啟參與者對文化路徑的對話前,引導師靜瑋利用ABCD引導法,請參與者用「腦、心、手、人際關係」的多元面向介紹自己。透過「我能分享什麼實務技能()?我能分享什麼知識()?我熱衷於分享什麼()?我認識什麼樣的人或關係能為團隊或計畫帶入資源(人際關係)?」四個問題的討論,讓臥虎藏龍的各位參與者展現自己不為人知的多元面貌,為今天的引導活動開啟了良好的破冰,也使大家更深的認識彼此。

惡地夥伴們的資產

 

路徑咖啡館

 

引導師靖達布置四張咖啡桌,運用世界咖啡館的方法,透過「對剛剛的演講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聽完演講後,你有什麼感受浮現?」、「聽完演講後,你聯想到什麼相關經驗?」、「對多元族群文化路徑,你有什麼想多了解的」四個提問,與三次換桌的方式,企圖增加參與者的交流機會、期望產出更絢麗的火花,咖啡館討論期間,激發大家對四個提問的多元看法,以下為這四桌討論的內容摘要。


()對剛剛演講印象深刻的事

大家在這個環節普遍對文化路徑的教育性、地方性、永續性有較多的印象和認同。教育性部分,夥伴認為歐盟文化路徑指標中的教育交流值得借鑑,地方文化應向下扎根,讓文化有傳承的機會;地方性部分,夥伴認為台史博能走入地方,將資源向外連結是可貴的,期待有更多的交流機會。另一方面,在台史博走入地方和社區共作之際,大家也提出永續性的疑問,希望能將一次性的合作延伸為永續發展,常態發展的協力。

 

()聽完演講後的感受浮現

大家最多的感受都是覺得很感動!除了對鄉土擁有豐富的文化資產很感動之外,更多的是對文化路徑協力的感動,包含協力初始階段地方夥伴的在地覺察、在協力過程中找到地方和公部門間轉譯的方式、漸漸發現地方主動的能量,最終發現透過協力所構成的人際網絡其觸發內心的感動遠勝於計畫的資金。

 

()你聯想到什麼相關經驗

這個環節夥伴分享了豐富的參與經驗和重要發現。包含在文化路徑的原住民議題上引發後代族人的自我認同問題、桃園市的土地公節其形式是地方治理很重要的媒介、用文化路徑的故事甦醒書本上的文字,喚醒大眾的歷史感、對於目前多元族群文化路徑的願景是模糊的但令人興奮的、路徑上沿途的風景和旅人的交流反而更令人印象深刻。

 

()對多元族群文化路徑,你有什麼想多了解的

夥伴對文化路徑的高度興趣與重視提出以下幾點好奇,包含路徑如何真正展現地方、如何挖掘在地長輩故事和地方文化的內涵?如何能讓更多人了解文化路徑?如何創造旅人和路徑的連結?甚至讓旅人走在文化路徑之際,能產生更深層的生命感受?

世界咖啡館的討論

 

惡地好食


為呼應「路徑X大學:文化路徑與區域大學的相遇」精神,特別邀請集穡室快樂農場協助製作惡地點心「集穡春糧、翠峰高山冷泡茶」,集穡春糧可愛的造型與配色下,其實是由農場春天收成的三種農糧製作而成,分別是薑黃、葛鬱金、tarau,讓夥伴在中場休息時間透過味蕾體驗,仿佛來到文化路徑上享用地方美食呢!

 

惡地共創工作坊


根據前述夥伴們豐富的分享,引導師為邦邀請每位參與者針對「我們怎們一起促進多元族群文化路徑的社會參與」的焦點問題,提出具體可行的行動方案,並將五花八門的內容貼上牆,快速引導大家將卡片文字背後有相同意涵或渴望的進行配對與群組,最後產出七大類行動。

夥伴們激盪出路徑X大學的行動

引導師靜怡則帶領大家將發散的行動方案透過群組命名的方式將同一群組內的各式行動收斂成共同的行動概念,這七大類行動分別是:地方DNA盤點、地方共識凝聚實踐、外部資源導入、視覺化呈現地方亮點、發表沉浸式導讀的系統、建置旅遊服務平台,對接外部需求、整備教材與場域,向下傳承。其中參與者們認為前述行動中的「地方DNA盤點」、「地方共識凝聚實踐」、「整備教材與場域,向下傳承」是最重要的,而「地方DNA盤點」則是夥伴們要跨出行動時認為最容易達成的,代表大家透過參與文化路徑的經驗已習得盤點地方之人、文、地、產、景的關鍵能力!

願景金三角

惡地共創的最後,引導師靜怡邀請大家在前述的具體行動牆上,對自己感興趣的行動貼上姓名貼,找到想法相近的夥伴進行深入的交流和討論,也讓大家找到自己在文化路徑的行動上志同道合、興趣相近的夥伴,未來能有機會共同在這條路上一起努力!

惡地夥伴各自認領接下來的行動
 

路徑X大學


引導師玟妤邀請大家圍成一圈,一同分享今日的收穫與看見。其中一位夥伴提到雖然工作坊很燒腦,參加之前都會有點猶豫,但真的來了之後又會收穫滿滿、很充實,覺得還好有來!另外,也有夥伴提到這條路徑上很感謝秀慈老師擔任桶箍的角色,將資源不斷拉進來,創造更多可能,能夠與多樣的夥伴有連結機會令人感動也珍惜,期待未來文化路徑上的社區、大學、公部門、地方組織能在今天創造的星火中,長出燎原的態勢,讓更多人看見文化路徑,在路徑中找到各自的意義。

大家圍圈分享今日共培活動的看見


 





Sha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

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