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錄】踏訪左鎮左中社區──認識當地的文化和歷史特色

 (文/ 王郁貴;攝影/ 簡瑋麒、王郁貴)

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簡瑋麒老師,率領體驗設計課程(113學年度第二學期)之學生,前往左鎮左中社區認識地域環境和相關文化背景,同時,邀請到在地返鄉青年賴政達先生為學生們做社區導覽。

由蔗埕公園出發沿著部份的舊鐵道線行走一段路,沿途經過羅家古厝、左鎮公有零售市場,政達先生向我們介紹妝點市場的竹編的歷史,在小小的一個市場內看見跨越半世紀的物,彷彿將人拉往過去,回到那個繁盛的年代。

圖一:左鎮公有零售市場

而後,我們前往北極殿,在方圓一公里內存在著西方傳來的基督教教堂、平埔族的阿立祖祭祀以及漢人帶來的玄天上帝和媽祖,顯現當時左鎮的貿易之路重要性和繁盛。離開北極殿後,政達先生帶領學生來到阿立祖的祭祀位置,我們見到以芋頭做成的筊,以及瞭解當地人在祭祀時的相關禁忌,期間,背後的竹林伴著風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更凸顯祭祀的莊嚴性,讓筆者印象深刻的在於,不同於漢人廟宇中出現的香,他們在祭祀桌上擺放的是香菸,提升文化間差異的趣味性。

圖二:阿立祖祭祀

最後,我們回到左鎮老街,在步行的過程中,我們遇見許多當地的居民,他們熱情地和我們交談、打招呼,無處不展現地方的溫情。政達先生向我們介紹老街上的店家們,而其中包含他所經營的左達商號以及在一旁的常在空間和同樣是返鄉青年所經營的Lawlaw嘮嘮咖啡,對於左達商號的商品,他很自信地向我們說那都是他很精心去做挑選的,因為這個場域這樣重要的文化背景,他希望可以讓來訪的居民、旅客在走入店內可以看到別具一格的東西。這樣的精神令人折服,也期望在未來,能有更多的人來到當地,多一點點的停留,看看當地人如何用心經營的家鄉。

圖三:左鎮老街

返回學校後,瑋麒老師指導學生們根據左鎮踏查的記憶,繪製一張張屬於各組的左中社區地圖,有些著重於當地的美食,有些著重於文化特色,也有的著重在歷史背景,顯現透過不同視角不同的人,左鎮又會是不同的面貌。未來,學生也會將他們所認識的左鎮,以及他們希望大家認識的左鎮架設於元宇宙上,透過不同的互動形式,讓更多人看見左鎮的美。

Sha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

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