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錄】「地方伴手禮設計—不只是好吃,好玩,還要深具意義之創新商業策略」工作坊


(文 / 林筱棋、林玲安;攝影 / 曾思茜;設計 / 林筱棋) 󠀠󠀠

為促進台南及高雄惡地區域的行銷與發展,國立成功大學惡地協作USR計畫於2025年3月25日舉辦講座工作坊,聚集地方創生專家與社區夥伴,共同發想屬於惡地的跨域伴手禮。活動地點也特別選在左鎮公有零售市場,在這個鮮少人使用的空間中舉辦講座是個挑戰,但也是創新思維和活化市場空間的體驗。

此次工作坊是從去年底「惡作聚之物」交換禮物活動的延續。在那次活動中,大家交換的禮物中展現出許多富有趣味與在地特色的好物,激發惡地協作團隊思考發展惡地特色伴手禮的可能性。未來,這些創意商品不僅能作為觀光或體驗活動的延伸,更期望為左鎮公有零售市場的空間注入活力。


本次活動邀請林事務所的林承毅老師,將新知識和經驗案例帶到左鎮分享。老師從不一樣的觀察視角,切入左鎮在地案例,大家覺得習以為常的事情,其實都具有體驗設計的潛力。並且以日本透過故鄉稅推動地方創生的案例,從不同角度思考地方伴手禮的意義。承毅老師也從人類的交換行為,討論交換禮物的象徵意義是一種感情的連結、關係的建構,而傳統菜市場的本質也是如此,大家在市場買賣、聊天、交換資訊,市場成為讓不同地方的人一起交流的空間,從物的連結延伸到人的聯繫,如同老師提到,一起開始是因為東西好吃,後來是因為想見某個人,而對地方有依戀。工作坊的講授內容,不只讓大家更深入去思考伴手禮對地方的意義,也切合市場這個空間在過去與現在的場所精神,成為交換行為的網絡中樞。



本次活動也邀請參與者帶來自己的伴手禮,並在展示結束後,自然的在市場空間中展開交換禮物的行為,透過行動實際體現了當天的所學,使當天的活動不僅是活化市場空間,更活絡了社區夥伴之間的情感。藉由這次活動,除了帶來惡地伴手禮未來發展的創新想像外,也讓我們看見左鎮市場更多使用的可能性。




這次的活動強調伴手禮的新意義與特色,透過跨行政區夥伴的交流,也期待能促進在地特色的品牌建立與流通。而惡地協作也扮演著串聯地方與學校的橋梁角色,提供資源連結與討論平台,促進惡地場域的創新與交流,與地方夥伴共同推動惡地區域的永續發展與活化。


-

相關新聞:

🔗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991056?utm_medium=APP&utm_campaign=SHARE&utm_medium=APP

🔗聯合報-https://udn.com/news/story/6928/8631325

🔗中央社-https://www.cna.com.tw/news/aloc/202503250292.aspx

🔗中華日報-https://www.cdns.com.tw/articles/1189473




Sha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

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