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錄】惡地交換禮物活動-惡作聚之物

(文 / 林玲安;攝影 / 曾思茜;設計 / 林筱棋) 󠀠󠀠

活動緣起

在2024年末時,惡地協作的執行團隊開車到惡地社區場域進行活動,在車上播放著聖誕歌曲,彷彿聖誕專車要去送禮物,在閒聊又有點認真的討論之中,就誕生了這一場促進關係人口連結又能看見惡地好物的「惡作聚之物」。


關係人口的惡作「距」

惡地協作的社區實踐主要場域為台南的左鎮、龍崎與高雄的田寮、內門,為了讓幅員廣大的惡地場域夥伴跨區交流,也讓惡地的關係人口們一同參與。我們透過巧妙的神之手配對,希望讓四個社區場域的社區夥伴、在地青年、店家老闆,以及曾參與惡地協作的學生、助教、老師、引導師,及周邊地區的工作者、作家、電視台工作者等,能驚喜的收到過去曾共事的夥伴或是未來合作對象的禮物。而這個交換禮物的距離,最遠的關係人口甚至是住在宜蘭與花蓮的惡地之友呢(請詳見惡作距地圖)!


禮物盒設計理念

由於這次不是實體聚會的交換禮物,為了讓活動更有手作溫度,我們嘗試以DIY貼紙包的方式,製作了職人精神惡地魂、惡地好人出沒、惡地走跳仔、內有惡物地址貼等,讓大家在包裝禮物盒時,也能發揮創意、展現自己的風格。

此外,這次也特製了絨感材質的禮物封條,呼應惡地協作的理念-「惡地和人」。當參與者將封條連接在一起,就彷彿是拉起了線頭、連結到另一端的惡地。




在這次的活動中,除了讓大家在年末忙碌之際,感受到來自惡地好人的溫暖,並參與了一場有趣、好玩、驚喜的活動,我們也從彼此交換的禮物中,看見了許多很有意思的惡地好物。

這次交換禮物的主題設定為「與惡地有關」、「惡的諧音梗」。謝謝35位參與者發揮創意、用心準備了各式好物來交換,為彼此送上暖心的祝福。我們從禮物中精選與整理了五大類型的主題跟大家做分享。󠀠󠀠


【惡作聚之物大開箱 Part.1-惡地好食】

汲取自惡地養分的農作,在左鎮女孩的巧手下成為融入葛鬱金的鳳梨酥;使用左鎮賴爸爸種的筍子製作成傳統滋味的醬筍;在田寮自家種植的果園中,烘曬出富含鎂、鉀、鹽的惡地芒果乾;田寮產地龍眼花製成的特殊風味花茶;以及在內門的農場主人親手熬煮製作的洛神花與木鱉果果醬;配上左鎮老街上由西拉雅青年聚集孵化的「Lawlaw」咖啡。每一口惡地好食,都是對土地、家鄉的真摯情懷。

  • 左鎮-柒莯先生 Mr.chimu 堊地白金鳳梨酥
  • 左鎮-嘮嘮咖啡 招牌咖啡豆
  • 左鎮-賴爸醬筍
  • 田寮-惡地農夫 自家種植無糖芒果乾
  • 田寮-田那提幸福花茶
  • 內門-恬美農場 手作果醬和茶包

󠀠

【惡作聚之物大開箱 Part.2-惡地選讀】

「惡地是什麼?」初次來訪惡地的朋友都會產生疑問,透過書籍從惡地的自然環境、社區發展、生態旅程及飲食文化切入,讓我們有機會理解惡地地貌背後,人類、動物、環境的大地故事,也呈現出惡地豐富且具韌性的樣貌。


這次參與交換禮物的夥伴們紛紛送上關於惡地的書籍,你最想看哪一本呢?

  • 《臺灣惡地誌:見證臺灣造山運動與四百年淺山文明生態史》
  • 《野力再生:翻轉社區營造DNA》
  • 《你是特別的:臺灣草鴞與西拉雅鴞郎的旅程》
  • 《好好吃飯:臺南淺山的理想初味》


【惡作聚之物大開箱 Part.3-惡地凹豆(outdoor)】

 位在淺山的惡地,是從市區走往戶外的好選擇,曾經在惡地進行田調、修習課程、記錄生活的人們,有志一同的送上前往惡地時要攜帶的戶外用品!在夏季溼熱的天氣中,防蚊、防曬、涼感是必須品,手機掛繩讓雙手解放更加舒適,獨特設計的穿山甲徽章與襪子穿出惡地風格,隨身帶著左鎮北極殿的平安符,讓在惡地橫行走跳的夥伴們一路平安!

  • 防曬防水帽
  • 左鎮北極殿平安符
  • 穿山甲徽章、襪子
  • 涼感毛巾、手機掛繩、頸部風扇
  • 防蚊液、蚊香
  • 涼感袖套

󠀠

【惡作聚之物大開箱 Part.4-惡地手作】

惡地的泥岩惡地常被認為是荒涼、寸草難生的地區,但其實有著耐貧瘠與乾旱強風的莿竹,以及許多獨特珍貴的植物,這些惡地植物經過惡地好人們的巧手,也成為獨特的手作好禮。以竹篾編製的聖誕花圈,期盼收到的人如同惡地莿竹一般,在環境中謙卑佇立;結合竹編的竹精油手工皂組,是惡地的技藝也是記憶;自製的竹車車是童年回憶中那單純的快樂與滿足;來自惡地滋養的天然植物染的圍巾,象徵惡地好人們植得擁有的美好及溫暖;細心繪製的穿山甲,更是用心的祝福。

 

  • 童年回憶竹車車
  • 精油手工皂
  • 惡地好植暖暖圍巾
  • 手繪穿山甲小包
  • 竹篾聖誕花圈
  • 竹手工皂


【惡作聚之物大開箱 Part.5-惡地好夢】

送出一個捕夢網又收到一個捕夢網的機率有多高呢?這次交換禮物中,有三份捕夢網,可說是惡地好人們沒說好的絕佳默契。

如同其中一位參與者所言:「補夢網,讓我直接聯想到堊地所發生的一切,承載了許多人的夢想、心情、汗水與腳步,它不一定是順遂,不一定是平坦,但是只要堅定信念,勇往直前,夢想就會在堊地上實現。」

惡地,是個可以做夢的地方、可以實現夢想的地方,或許實現美夢得用不少噩夢來換得,但是帶著越挫越勇的韌性與勇氣,以及一群人的實踐行動力,捕夢網將帶來好運與祝福!

再次感謝這次參與「惡作聚之物」的朋友們,延續交換禮物的主題,我們將進一步舉辦惡地小聚活動,邀請這次的參與者一起討論以惡地為主題的精選好物,期待能發展出獨一無惡的惡地伴手禮!󠀠

Sha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

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