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紀錄】楊中平老師_與心靈及土地的對話-馬雅各之路

3/25日來到成大資訊工程系拜訪楊中平老師,楊中平老師曾於左鎮開授多門專業與通識課程,從不同面向切入建立起和社區的關係,於成大國際處擔任組長期間,透過一位卡內基資深講師演講獲知Camino de Santiago (聖雅各)西班牙朝聖之路,而開啟了與心靈及土地的對話-馬雅各之路通識課的開課契機,在訪談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到,楊中平老師課程內容、進行的方式及課程中的經驗。 從歷險福爾摩沙一書尋找古道的蛛絲馬跡 左鎮一帶有數個百年教會,楊老師希望以馬雅各之路為題,連結到聖雅各之路這條從法國至西班牙朝聖之路,帶著通識課學生來探索馬雅各(James...
Share:

【成大新聞中心】成大都計師生結合理論與實務 前進左鎮協助地方創生

轉貼至 http://news.secr.ncku.edu.tw/p/406-1037-191303,r81.php?fbclid=IwAR2ZyneIVctScQzfjxcZAArerS2hTOWCjjOFggCFqFxH05lFYSY-YCF10Pg 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參與科技—引導與協作技術」課程,與成大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團隊合作,3月13日下午師生們深入左鎮公舘地區舉行工作坊,結合課程理論,設計工作坊流程引導與會者對話討論,建立共識,為未來4年公舘社區事業計劃內容提出建議,希望協助社區的地方創生事業構想能夠確實執行,展現大學社會責任結合課程教學之實踐。工作坊參與人士包括政府跨局處長官、專家學者、農村再生顧問、旅遊行銷業者、科技公司、地方代表以及關心左鎮發展議題人士等近60人,以「葛鬱金循環經濟產業」、「南左鎮的深度旅遊」為主題,希望連結產官學界與在地資源,討論堊地產業創生園區事業計畫的共識願景、現況議題與行動計畫,深化計畫內容。成大都市計劃學系助理教授張秀慈指出,該課程希望透過工作坊為平台,協助社區媒合跨領域專業,例如成大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副教授張松彬,透過同為授課老師的黃偉茹助理教授媒合參與了本次工作坊,除了對社區發展葛鬱金產業計劃提出建議外,後續也提出與在地葛鬱金農友合作的意願;也藉由本次活動媒合發展在地產業所需的行銷及旅遊專業,讓社區能夠很快地與不同跨領域業者產生連結,讓後續創生推動更為可行。另一方面,工作坊對學生而言是個很好的學習場域,「在都計領域,實務現場的參與特別重要。」張老師說,透過實作,學生有機會驗證理論,了解理論與實務間的落差。與會的農村再生顧問恰為都計系系友,會後表示「現在學生很幸福,以前都要等進顧問公司,才有機會操作工作坊。」都計所二年級黃奕綺,因參與左鎮地區的相關計畫已有將近兩年的時間,熟悉當地議題,也持續參與基礎研究資料的建立,和左鎮居民有許多互動,在事前擔任公關組角色,負責與社區協調工作坊形式內容、場地勘查、擬定邀約名單和進行邀請等工作項目。她說在工作坊引導過程一度因為參與狀況感到慌張,但能從中發現問題,她明確地感受到成長,並有自信還有下一次的話,能做得更好。都計所謝晏巧認為,經過實戰經驗,知道要思考到實際參與人的背景、人數,與對於主題的了解程度,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工作坊的進行。她認為,要邀請哪些人來參加工作坊直接影響工作坊的內容設計,是一項重要的問題,此外,空間與座位擺設也影響引導者的流暢度與參與者的參與度,了解「原來有許多細節都是環環相扣。」張秀慈也強調,結合課程深入場域進行實作並不容易,此次能順利進行,除了感謝產官學與會者的高度配合外,重要的關鍵是成大過去幾年來透過人社團隊長期耕耘,和左鎮在地組織已建立出一定程度的夥伴關係和信任感,才能促成這樣場域結合跨領域的共學、共創機會。「參與科技—引導與協作技術」...
Share:

【地方創生】左鎮公舘社區「堊地產業創生園區」地方創生事業計畫發展工作坊

台南市左鎮區被列為全台實施地方創生的優先推動地區,且公舘社區則被選為其中的優先示範地區,因此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左鎮公舘社區發展協會以及成大都市計劃研究所一同辦理本次「地方創生事業計畫發展工作坊」,針對地方創生事業計畫應如何進一步開展行動、深化加強其事業計畫內容以及擴大可能的合作對象來進行討論。 本次工作坊廣邀各部會一同參與,並透過引導師帶領討論與對話,當日到場之參與對象有台灣野村總研諮詢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臺南市市政府相關科室代表、西拉雅風景管理處、水土保持局台南分局、左鎮區公所、左鎮國中小等重要的在地權益相關人,...
Share:

【成大新聞中心】成大都計系師生多面向體驗左鎮 在玩樂中實踐地方創生

轉貼至http://news.secr.ncku.edu.tw/p/404-1037-190322.php?fbclid=IwAR3bD8cpXOQTgFZppm2zN3fBL4754_s3f1aawWrBGLJ0YbFkhJrBvNM-MfY 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師生日前連結場域體驗學習,在碩士班一年級研究生郭佳妮、劉睿航共同策劃下,與左鎮公舘社區發展協會、菜寮溪產業觀光協會合作,延續106學年度張秀慈、黃偉茹、胡太山老師帶領的「新城鄉關係」實習課程,規劃出兩天一夜之惡地深度體驗行程,將研究室迎春活動結合台南左鎮策略發展之方案試作(pro...
Share:
Page 1 of 6612345...66Next »Last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