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錄】惡地協作USR團隊偕同英國利物浦大學學者參訪台南左鎮協力共創亮點成果

        

參訪團隊合影於館校合一的左鎮化石園區/光榮實小

        許多夥伴正在各自的領域互相協力為惡地產生更多可能性。基於好奇成大如何透過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的精神,於面臨發展挑戰的鄉村地區建構協力共創模式,2023年1月11日午後,英國利物浦大學地理季規劃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Planning,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系主任Olivier Sykes教授、規劃學程主任Chia-Lin Chen (陳嘉琳)教授在成大惡地協作USR計畫主持人張秀慈老師帶領下,開啟一系列的左鎮惡地參訪交流。

        第一站來到了與左鎮化石館淵源密不可分的左鎮光榮實小,兩者之間的緊密關係,除了當地的菜寮溪為重要的化石出土區以外,從1970年代開始,光榮國小的家長與校長帶領學生採集化石,成立鄉土文物室,後續又在1980年代擴大規模成立菜寮化石館,並由時任校長兼任館長。1997年臺南縣政府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合作,在化石館附近擇地興建臺南市自然史教育館,展示左鎮豐富的平埔族歷史文物。因此不論在化石採集或展示,菜寮化石館成為少見由在地居民「由下而上」協作而成的地方博物館,「館校合一」的精神也成為日後共構成為園區的基礎。

光榮實小蔡校長透過位於化石館內的建築模型說明館校合一的規劃內涵

        在學校與在地夥伴的努力下,奠定菜寮化石館在左鎮的意義與價值。在台南縣市合併之後,「左鎮化石園區」計畫成為台南「新十大旗艦計畫」的「五個文化園區」之一,在硬體空間上整合原菜寮化石館、自然史教育館以及光榮國小。校長蔡坤良先生在「館校合一」的過程中持續參與園區軟硬體規劃,如校園走廊的佈置、教室門牌的設計及遊憩空間的彩繪等,皆融入光榮國小的教育理念。此外,因應在地嚴重少子化對於學校招生的衝擊,光榮國小在2020年轉型為實驗小學,更名為「臺南市光榮實驗小學」。除持續與化石館連結,訓練孩童成為化石館小小解說員,更是爭取連結外界資源如左鎮國中、為臺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 TFT)、台積電公司等,培養音樂、英語、閱讀、科技等多元素養,提升孩童學習動機且平衡城鄉學習資源的差距。

參訪團隊與蔡校長交流光榮實小的特色課程教學理念,並致贈《野力再生》一書。

        面對大環境變遷對於招生衝擊,推動特色教學成為惡地區域學校的發展主流,團隊隨後前往近年來在科技課程與山野教育成果亮眼的左鎮國中。適逢學生們的社團活動時間,校園中隨處可見各種有趣的體驗學習,如創客自造、攀岩、球類運動等。學生們除了透過多元學習探索志趣,在科技老師的用心指導下,也從許多科技競賽中脫穎而出,獲得佳績。曾校長也展示學校的自行車基地,校方帶著學生們騎乘單車至二寮觀日亭、甚至環島,藉以訓練體能、維修技術與心智。

參訪團隊體驗左鎮國中多元的學習面向,由上而下分別為科技教育創意實作、攀岩訓練、單車訓練、無人機。

        左鎮國中能有如此豐富亮眼的多元學習環境,緣起於前任校長蔡宜興先生發現學生的健康意識和學習動力不盡理想,基於改善此二層面的問題為出發點,而陸續推動戶外課程與科技課程,爾後曾鼎育校長也在此基礎上持續用心推動教學亮點,針對學生的特性因材施教。山野教育與科技課程逐漸開花結果,也改善了鄉村地區少子化所帶來的招生衝擊,同時也讓師生與在地社區與自然環境建立良好的互動連結。

參訪團隊與左鎮國中攀岩社團合影紀念,並致贈《野力再生》一書。

        關於左鎮的學校,有一所已不敵人口外流而廢校,但如今被賦予新能量的校園:岡林國小。岡林國小是日治時期就存在的老字號學校,岡林早期是具有一定發展規模與重要性的小聚落,除了有學校,還有教會、商店、飲食店等重要的人口聚集場域。然偏鄉人口外移與少子化的情況使岡林逐漸沒落,國小也在2006年廢校。爾後,服務範圍涵蓋岡林里、二寮里與草山里的公舘社區發展協會爭取閒置空間再利用,進駐至國小校舍內作為辦公空間,並提供社區辦活動、長照課程、巡迴醫療、社區農特產品「葛鬱金」展售等多功能使用之空間。

        近年來,公舘社區發展協會努力成長,除了長者的長照服務以外,透過勞動部多元培力就業計畫吸引數名有熱忱的年輕人才發揮專長,在社區既有的產業、文化、觀光發展的基礎上嘗試新的可能。其中一項亮點即為特色餐食的研發,將西拉雅歷史文化作為菜色設計脈絡,融合中西式餐飲精隨,巧妙地以在地樸實的食材製作為精緻的餐點。在協會青年的創新與整合之下,自2020年起已連續三年舉辦月光下的饗宴活動「月食祭」,將特色餐食加入地方小旅行與文藝體驗作為前導活動,以多元持續推廣左鎮的地方文化。

        參訪團隊在308高地的惡地形稜線上目送夕陽西下,便來到公舘社區發展協會享用豐盛的「法式西拉雅晚餐」,感受社區青年滿滿熱情的款待。除了餐食大受外賓讚許,社區發展風味餐從零到有的過程亦展現惡地生活的韌性精神。

由左鎮公舘社區發展協會青年獨創的「法式西拉雅」晚宴,上圖為主餐「嫩煎鹿肉佐莓果紅酒醬」,下圖為甜點「好時甜點三品」(葛鬱金雪花糬、薑黃奶油餅乾、萬壽菊茶凍)。
感謝公舘社區發展協會團隊提供美好的風味餐晚宴。

        在有限的交流行程中,參訪團隊看到透過協力共創與資源結合,可以激盪出無限的可能性。Olivier Sykes教授最後引用美國搖滾歌手Bruce Springsteen的"Badlands"一曲的歌詞相互勉勵,感謝惡地協作團隊、兩位校長及社區夥伴的用心招待。

成大都計研究所同學繪製之湯姆生馬雅各文化路徑主題地圖與308高地溫先生的綠培力計畫相結合,成為在地社區小旅行的解說牌。

從308高地眺望左鎮遼闊的月世界惡地形。


Sha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

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