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葛函昕;圖/許勝博、陳德君、許明揚、連振佑)
112學年上學期由都計系張秀慈老師開設的「社區計劃」課程,於課堂持續邀請國內專家分享社區規劃經驗,一則讓學生對於社區計劃之內涵能有更深刻的印象,二則透過課程協助建立更多國內之經典案例學習,案例從臺北、嘉義、台南、屏東,遍佈台灣各區,城市與鄉村社區案例兼具:
第一場由新見國際設計規劃顧問有限公司許勝博總經理分享「都市設計、社區規劃及市地重劃實務的對話」,從社區規劃及都市設計的角度分享臺南市九份子重劃區案例,說明生態社區、都市紋理及土地細分規範的實務經驗,透過九份子重劃區不同的計畫方案分析實務上所面臨的困境及對應的解決方式,以此提升學生對計畫可行性的思考。
許勝博總經理分享都市設計概念 |
第二場由萬華社區小學品牌創辦人陳德君校長分享「野力再生-艋舺城市博物館」。陳德君校長致力於打造艋舺城市博物館,分享串聯在地店家與社群共同打造萬華人文歷史街區文化體驗之在地經驗,以此讓學生體認由社區規劃師推動社區營造之實際案例,並了解社區網絡在推動過程中所具備的重要性。
陳德君校長分享參與社區營造之在地社群
資料來源:陳德君(2023)「野力再生-艋舺城市博物館」演講簡報 |
第三場由山海屯社會企業許明揚執行長分享「社區計畫與地方創生」,首先以屏東馬兒社區為例,分享整合地方意見的過程及最終的執行成果,以說明計畫內容貼近地方需求的重要性,再以台南新化老街為例,說明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的方法以及結合不動產經營的地方創生策略,讓學生認識足以成為地方支持系統、共創街區經濟的運作模式。
資料來源:許明揚(2023)「社區計畫與地方創生」演講簡報 |
第四場由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連振佑副教授分享「嘉義參詳野力再生經驗分享」,連振佑副教授基於進一步將審議民主扎根至社區的精神,將「審議」一詞轉譯為傳統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字眼「參詳」(源自台語中商量一詞的發音),提出尋求共識的過程可以發生在日常生活的場域中,並且需了解各地域的差異,在理解地方關係脈絡的基礎上展開行動,讓學生得以認識使凝聚共識的過程更加貼近民眾的方式。
資料來源:連振佑(2023)「嘉義參詳野力再生經驗分享」演講簡報 |
課程藉由一系列演講讓學生更加了解社區規劃之意涵並增加學生對於實務工作的理解,配合課堂中授予之社區計劃歷史脈絡以及連結相關政策理論來深化學習,以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社會關懷、以及對在地知識與多元文化的尊重。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