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地協作】icities 論壇邀請左鎮公舘社區辦理午宴

今年10/26-28在成大都計系的國際研討會-ICities,再開幕首日之午宴邀請了公館社區來承辦外燴,所推出惡地風味餐 (The Taste of Badlands),廣受國內外參與者好評,也透過這樣國際化的舞台成功地將地方特色行銷出去!。 公舘社區使用了在地的特色農產製作料理,當日的佳餚如下: 咖哩炸魚葛鬱金麵 Fried Fish Curry on  Arrowroot Noodle 薑黃和葛鬱金是惡地區域的農業特產,對於醫療資源不足偏鄉地區而言,種植多樣的養生醫療功效的作物,是家戶必備之保健食材。公舘社區發展協會致力於加值惡地農產品,將社區水洗出來的葛鬱金粉,製成口感Q彈不易變糊的葛鬱金麵,搭配薑黃咖哩入味,不僅整體口感美味提升,更是社區農產與養生保健的創意結合。搭配台南特有的虱目魚,這道看似平凡的咖哩麵,背後隱含著豐富的故事,是一道展現在地山海特色產業的微型饗宴。 破布子蛋...
Share:

【惡地協作工作假期】DAY2 協作工作坊

經過了第一天的左鎮巡禮,本次工作假期將正式開始「工作」的部分啦! 本次工作坊的目標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讓參與者彼此認識,第二個階段則是以志工旅遊的角度進行三個問項的討論。 活動的開始,每個參與者針對Who、What、Why寫下自我介紹,「Who」的部分說明自己是誰、來自哪裡以及與左鎮的背景淵源;「What」的部分則名昨日的收穫;最後的「Why」則說明為何來此以及想做的事。並且對於「惡地古道」及「左鎮旅遊」兩個主題的喜好、想像或未來發展隨意黏下便利貼表達一己之見!大家對此的發表極富創意,例如惡地古道主題,除了盤點了左鎮擁有的古道資源,...
Share:

【惡地協作工作假期】DAY1 左鎮惡地城鄉巡禮

左鎮區為成功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之行動場域之一,自2013年以來透過在地夥伴的協力,讓本校師生有機會透過課程參與,親身了解台灣城鄉發展極化的議題,並透過實作進行解決方案的研擬和實驗。在高齡關懷、社區產業、觀光發展、結合地方教育之創新上有初步的經驗累積,但偏鄉結構性的資源缺乏與人力不足,仍是後續地方永續發展的重要挑戰。 本次活動以「惡地協作」工作假期 為主題,希望以兩天一夜工作假期的方式,帶入地方所需要的人力與資源。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是一種新型態的休假形式,也是一種新型態的志工服務形式 。透過參與義務勞動工作,藉由工作來服務社會,同時得到休閒放鬆的休假功能。本團隊欲以「教育工作假期」為主題,結合教育旅遊(Educational...
Share:

【古道踏勘】尋訪噍吧哖舊道!

大夥兒在茅明旭老師的"茅廬"集合,今日大家穿著長袖衣褲、並穿戴帽子及雨鞋,著裝完備準備進入古道。專家們提醒說進入山林中要避免穿著鮮豔色彩的衣物且不宜噴上帶有香味的東西以防被虎頭蜂盯上,而黑色衣物則是容易招蚊子咬。 此次我們所要踏勘的為噍吧哖舊道,噍吧哖事件為台灣規模最大的武力抗日事件,此事件造成了玉井、楠西、南化、左鎮及周邊的村莊遭到日軍毀滅性屠村。張春益老師運用古地圖及歷史場景等等作為依據重新再現了當年的舊道,此行便來踏勘這條久無人行的道路現況。 長期研究歷史古道的張春益老師為大家做行前解說 一車七人,我們搭...
Share:

【參與紀錄】 2018 左鎮白堊節產業文化活動檢討會紀錄

與會者: 左鎮區公所、中正里里長、左鎮農會、公舘社區、成功大學、菜寮溪產業觀光協會 活動時間應錯開其他社區活動,包括農會的國際芒果節、地方的農事與祭祀活動,建議白堊節可以春天舉辦,跳脫芒果的想法,同時可區隔國際芒果節。火龍果、木瓜、香蕉,春天辦旅遊亦較適合。同時夏天容易下雨,天氣炎熱,較難掌握體品質。 文藝表演部分,可增加新的元素,包括左鎮國中的「看見左鎮」空拍影與VR虛擬實境、西拉雅文化計畫成果展示(社區農村再生相關文化產業計畫的成果展示)、成大課程的成果展示,讓文藝活動變成讓左鎮及外來者共同看見一年以來的工作成果,共同...
Share:

【拜會左鎮】工作假期行前踏勘

本團隊為使左鎮「惡地協作」工作假期符合在地需求,並且透過深度旅遊結合工作坊之方式,連結有興趣的夥伴一起進一步認識左鎮,推動在地的永續發展,共創多元之「新城鄉關係」。於2018/10/01拜訪左鎮的農會、茅廬、268三角點、光榮國小及左鎮國中,希望透過彼此協力,讓工作假期遊程更加完善。 ▼茅廬、268三角點 本團隊於10月01日一早與左鎮在地文史工作者茅明旭先生於茅廬集合,而後一同踏勘左鎮的268三角點,沿途的山間小徑為前人一步步踩出來的成果,小徑時而陡峭、時而蔓生叢草,在歷經半小時的步行後,我們置身於北左鎮的制高點-268三角點,在早期...
Share:
Page 1 of 6612345...66Next »Last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