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玲安,攝影/賴政達、林玲安)2023 USR社會參與跨校共學南區聯展於10/27-28盛大舉辦,今年分為北、中、南三個場次,而南區聯展位在高雄市總圖書館一樓廣場,惡地協作團隊展出「湯姆生/馬雅各之路」主題展覽,以遊戲像素版的惡地實境,介紹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中,惡地協作團隊以「新資訊」、「新體驗」、「新產業」三個社群在社區場域的實踐經驗。謝謝許多老師、同學、社區夥伴們來到「湯姆生/馬雅各之路」的像素版惡地,與我們互動、合影,並交流與分享惡地協作團隊如何串起共學、共做、共感的淺山心生活。以下與大家分享本次展覽設計背後的...
【活動紀錄】「左鎮燈會籌備」惡地協作協助建立專家與地方橋樑

(文/圖 莊笙揚、張秀慈)
會議緣起
為配合台南400年及2024年台南燈會,左鎮區長邀請左鎮公舘社區理事長陳柳足及左達商號賴政達先生,一同商議辦理左鎮衛星燈區的可能性。因為過往沒有辦理類似活動的經驗,故地方尋求成大惡地協作USR協助,希望能提供專業建議或協助。本次會議則是在此脈絡下,透過張秀慈老師尋求具策展經驗之協作夥伴,包含彙整成功大學博物館陳芊卉專員之書面建議,以及邀請台灣歷史博物館的楊仙妃研究員分享策展經驗,以協助地方啟動左鎮燈會之...
【活動紀錄】「文化創意城市」內門地方飲食文化調查

(文/ 程子瑄;攝影/ 課堂學員)本學期文化創意城市於10月28日與29日兩天,由林蕙玟老師帶領學員走進內門木柵社區,探索地方飲食文化。我們與社區守門人李蕙琪合作,從認識地方代表植物--Taraw(散碎高粱)開始了解木柵。根據蕙琪講師,Taraw是西拉雅的傳統植物,當地人會與地瓜一起耕種,收成後時常被拿來釀酒與製作麻糬。本次課程我們有幸邀請講師來教導我們製作Taraw麻糬。我們使用Taraw與薑黃製作外皮,內餡則是由豬絞肉、蘿蔔絲、香菇、芹菜、紅蔥頭等食材製作而成。製作完成的麻糬外型可愛,其鹹甜的口味也廣受學員的歡迎。而除了「食」外,講師也在...
【活動紀錄】穿山甲結親-鯪鯉肖娶某、甲你攬牢牢:高雄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與臺南龍崎牛埔惡地地質公園結盟活動

(文/翁盧彥安;圖/張秀慈、翁盧彥安) 2023年10月29日(日)在高雄市旗山區馬頭山自然基地盛大舉辦「鯪鯉肖娶某、甲你攬牢牢」象徵性的穿山甲結親活動,高雄與台南在行政區域交界處具有同樣的惡地地景與自然生態,本次活動核心理念在於展現出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將與龍崎牛埔惡地地質公園的結盟,促進兩地野生動物保育工作的夥伴關係,進一步達成復育棲息地的使命,筆者以課程參與過龍崎牛埔惡地地質公園規劃的學生視角,從旁觀察結親活動的內容與意義。圖一、融入在地莿竹資源提升簽到...
【演講】「鄉村與區域規劃:理論與實務」原住民族地區鄉村地區整體規劃分享
(文/何宜庭;攝影/何宜庭)
因應糧食安全、鄉村萎縮老化等城鄉發展議題,全國國土計畫提出推動鄉村地區整體規劃之國家空間發展策略,指出應依其地方特性,引入適當資源。本課程旨在透過講授鄉村與區域發展理論、以及研討台灣鄉村規劃與相關部門政策執行和實務案例等方式,並搭配鄉村產業與環境分析及規劃方法訓練,培養當代鄉村與區域規劃實務人才。
有感於規劃界對於鄉村、原住民地區的不了解,2023年10月20日,我們邀請到安磊諮詢顧問公司的謝杏慧執行長,與我們分享他在原住民族地區整體規劃的操作經驗。首先,他闡明在原住民族地區推動鄉村地區整體規劃的必要性在於,現行原住民土地有聚落內既有建築土地不合法、未來發展用地未做規劃等議題,需要在尊重原住民族傳統慣習的思維下,依照真實需求核實規劃,引導空間有續發展。
接著,執行長和我們演示過去在「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調查及劃設計畫」的操作,在這,大家雖然都知道民眾參與很重要,但執行長提出了幾個重要的提問,誰是民眾?誰具有代表性?怎麼讓更多數人參與?除了拜會縣府及公所等業務相關單位,更透過共學工作坊-走讀、參與式規劃、焦點團體訪談、全鄉說明會,進行五大議題現況討論、區位指認、歧見蒐集、共識凝聚、提出空間發展願景與規劃構想,重要的是以原住民族為行動主體,以此帶出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背後的地名知識、生態知識、文化知識,對於當代土地使用、管理的重要性。
在瞭解傳統領域調查方法後,如何應用於鄉村地區整體規劃?我們把眼光放回現行的金峰鄉鄉村地區整體規劃。執行長針對住宅部門、產業部門(農產業、溫泉地熱及觀光)、交通與防災部門、公共設施部門,進行課題、因應發展策略、重點規劃發展區位說明。以產業部門(溫泉地熱及觀光)為例,金峰溫泉產業示範區以嘉蘭村為地熱潛力點,規劃溫泉文化公園及地熱發電設施、營造東63/64...
【田野調查】「SDG11鄉村產業永續發展研究」龍崎農產業參訪
(文/何宜庭、課程同學;攝影/何宜庭)
鄉村產業要永續發展,包含許多重要的元素,台南市龍崎區近年老化指數位居全台前幾名,被列為很可能成為「極限村落」的區域。地方發展的未來在哪?人口高齡化鄉村產業如何永續發展?本課程以鄉村產業的永續發展切入,希冀帶出一些創新的、有價值的觀點。
2023年10月14日,課程前往龍崎區參訪。首先,由龍崎區農會的董啟聖推廣部主任進行開場,帶我們瞭解龍崎區農會在鄉村永續經營的各個面向所做的努力。第一是農會與農業部農民輔導司合作推動綠色照顧站,包含以各種綠色體驗(綠藝術、綠飲食、綠用品、綠栽培等)帶入終身...
【演講】「鄉村與區域規劃:理論與實務」初探農地利用綜合規劃與鄉村地區整體規劃之對接
(文/何宜庭)
因應糧食安全、鄉村萎縮老化等城鄉發展議題,全國國土計畫提出推動鄉村地區整體規劃之國家空間發展策略,指出應依其地方特性,引入適當資源。本課程旨在透過講授鄉村與區域發展理論、以及研討台灣鄉村規劃與相關部門政策執行和實務案例等方式,並搭配鄉村產業與環境分析及規劃方法訓練,培養當代鄉村與區域規劃實務人才。
農產業作為台灣鄉村地區發展的主要產業之一,若欲著手鄉村規劃,農產業發展必定是不容忽視的一塊。農產業在空間上串聯起地方發展與各種行動者網絡,長年來卻與空間規劃體系缺乏對話。2023年10月6日,我們邀請到台灣地理資訊中心鄭曉昀主任,與我們分享操作縣市農業部門空間計畫之經驗。因應國土計畫的部門空間發展計畫需求,農業部推動縣市層級「農地利用綜合規劃計畫」,希望可以完善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