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調查】「SDG11鄉村產業永續發展研究」龍崎農產業參訪

 (/何宜庭、課程同學;攝影/何宜庭)

鄉村產業要永續發展,包含許多重要的元素,台南市龍崎區近年老化指數位居全台前幾名,被列為很可能成為「極限村落」的區域。地方發展的未來在哪?人口高齡化鄉村產業如何永續發展?本課程以鄉村產業的永續發展切入,希冀帶出一些創新的、有價值的觀點。

20231014日,課程前往龍崎區參訪。首先,由龍崎區農會的董啟聖推廣部主任進行開場,帶我們瞭解龍崎區農會在鄉村永續經營的各個面向所做的努力。第一是農會與農業部農民輔導司合作推動綠色照顧站,包含以各種綠色體驗(綠藝術、綠飲食、綠用品、綠栽培等)帶入終身學習,並且發展健康諮詢服務與互助共食服務;第二,因應氣候變遷,配合龍崎區內重要的林產業資產-莿竹,推動老化竹林更新、活化竹林碳吸存能力、強化國產竹材供應鏈及推動林產品全材利用、促進林產業經濟效益及碳保存功能;第三,利用循環經濟概念達成碳中和,推動農業副產物與剩餘資材利用、擴大循環經濟產業發展、提升沼氣及生質能利用效率、提升綠能生產效率、活化荒廢林地建立莿竹經營方法學。



接者,由龍崎永續發展協會的余奕靖執行長,和我們談談地方組織、社區長照、地質公園行動。在長照發展上,龍崎永續協會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集合起社區的長輩,讓他們來到場域和其他夥伴交流,並對每個禮拜的課程感到期待。另外,對於地方發展,剛在龍崎區成立的台南地質公園也是一個重點,樂齡學習的地方長輩也對此感到很興奮,希望能為自己的家鄉盡一己之力。

下午,我們來到百竹園,由張鈞博園長為大家介紹龍崎地方竹產業的發展脈絡。莿竹的生長特性為叢生型竹類,高度約15~20M、竹桿密集叢生的竹子,竹桿基部的小枝條會變成刺,適合冬乾少雨的季風型氣候,剛好適合生長在保水能力差、土地又貧瘠的青灰岩山區,過去作竹材、炭薪、建材,現多作為蚵棚、果架。園長提到幾個當前莿竹發展的課題,包含竹製品普遍需求降低、莿竹採收不易、缺乏積極經營之動機,亦難以吸引年輕的經營者與受雇人力投入等。



作為空間規劃者,必須不斷去思考,我們如何去界定問題?如何應用各種策略或工具協助地方提出的發展需求?本堂課程同學梳理老師提供的理論,理解地方的各種發展現況後,提出了幾點反思:

1.   產業發展定位可以被視為鄉村間緊密關係的紐帶節點,它的確立可以促進鄉村持續發展之動能,並確保其長期發展。

2.   龍崎可視為農村發展型鄉村,周邊腹地所仰賴之資源產業項目「竹」係為重中之重,其在產業鏈中的發展定位既是原點,也是終點,起訖點合一可以是循環經濟進行的潛在可能。

3.   鄉村地區空間發展配置應重視生產性服務設施的提供,備料場即為一例,影響後續竹產業在龍崎之長期發展可能。

4.   雖不可否認二三級對於產業復興之能動性,但一級產業不僅是基本,更可以是一鄉振興之發展根本。

Sha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

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