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錄】莿竹測試結果討論會

(文/圖 張三酉)日期:2021/01/15在「建築結構與造型整合設計」課程中,杜怡萱老師帶領學生使用惡地莿竹為村料進行結構裝置的設計與實構,過程中為了了解材料的相關資料,該研究室進行了許多莿竹相關的力學試驗,並將測試結果與百竹園張園長分享。張園長希望透過這些資料,能夠更了解台灣竹材對比於世界上主流使用竹材的特性,另一方面,也希望這些測試結果可以運用在實際的設計或搭建上。杜老師則表示要將數據運用在實際案例或推廣到國外,需要進行完整設計、載重的分析,接頭做法也需要標準化,需要未來延續這些測試研究才行,也需要更廣泛的數據資料。另外,百竹園也正在計...
Share:

【活動紀錄】建築結構與造型整合設計成果發表

(文/圖 張三酉) 這門課由杜怡萱老師開設於2019學年度下學期,課程內容讓學生結合結構工程與建築設計思維,以西南惡地生長之莿竹,進行竹結構裝置設計。在上學期課程的期末評圖時與百竹園園長與老師們的交換意見,完成了該結構的設計階段,並於暑假期間開始搭建,且於九月份由修課學生們順利搭建完成。在這座結構裝置落成後,2020年10月25日所舉行的成果發表會中,我們再度邀請到百竹園張園長來參觀建造的成果,並分享建造的流程與紀錄。這座竹構裝置以可人力搭建為前提進行設計,建造過程並未使用任何施工架,以純粹人力完成五米高之結構。學生在搭建過程也遇到...
Share:

【活動紀錄】台南市農業局拜會-竹議題交流

 為瞭解台南市農業局對於本市豐富竹林資源的管理以及竹廢循環利用的規劃,本計畫主持人秀慈老師、共同主持人偉茹老師,以及特別邀請對於竹產業知識和經驗豐富的林試所林裕仁博士一同前往拜會農業局吳威達...
Share:

【活動紀錄】環境管理課程-期末報告分享

 (文/圖  柯威廷)本學期與USR惡地協作計畫配合之環工系之環境管理課程,以台南市龍崎鄉之綠竹筍及刺竹為研究主軸,讓學生組成團隊進行專題之研究,透過深入到當地參訪以及與USR團隊之老師及助理共同集思廣益,於2020年12月28號完成期末專題報告。研究主題為綠竹筍產業之組別,以環境保育及循環經濟之為核心進行發想,提出幾點具體的想法期望能對龍崎有所幫助。首先針對竹炭窯廢氣排出後會造成空氣汙染之問題,提出建置改良版排氣設備之方案。第一個方案是利用水循環概念將廢氣完全導入冷凝處理設備中,創造一個廢氣零排放的系統;第二個方案則是在...
Share:

【活動記錄】惡地協作109年大學社會實踐線上博覽會微電影

 回顧2020年9 月,計畫來到第二學期,嘗試以「社區開學日」帶領三門跨系跨課程的師生,與惡地做第一次接觸,以此做為計畫團隊第一部紀錄影片的開端。 【播,惡地新芽 Sprouting in the Badlands】一片前段收錄計畫團隊三位教師:都市計劃學系張秀慈老師《永續城市與地方行銷》、黃偉茹老師《大數據分析與探勘技術應用於空間規劃實習》及建築系簡聖芬老師《人道建築的在地實踐》開設場域課程經驗,無論是大學部通識課程、碩士班的專業實習課程,深入探訪社區或是藉由科技資訊,都能著力於實踐大學社會責任。後半段翻轉惡地的第二步則紀錄新體驗組創產所林蕙玟老師《文化創意城市》、楊佳翰老師《創新管理》、工設系簡瑋麒老師《體驗設計》課程師生,協助社區解決迫切的課題,末段由社區分享與計畫團隊協作的期待與經驗分享,希冀藉由計畫逐步拓展惡地新生機,讓惡地轉化為安居樂業的新/心故鄉。  【尋,左鎮慢路Planning for...
Share:

【活動紀錄】創新管理1/8期末成果發表會

(文/圖  林莞婷)創新管理的學生們在接受公館社區賴政達先生、田寮惡地農夫梁舒婷小姐、與308高地草山盟的溫榮泰及林朝鵬先生的惡地社區發題後,開始結合授課內容著手進行了一系列的發想。楊佳翰老師在開場即提出了本次發題的總體目標乃是:如何吸引更多人進到惡地社區之中,進而達到在社區「安居樂業」的願景,期望學生透過課程元素,思考推廣惡地社區的創新策略。緊接著,各組分別上台向社區們分享自身想法。負責308高地草山盟的學生們從使用者旅程地圖出發,並認為單一接觸點的優化無法帶來繁榮,進而提出價值傳遞–資源串聯–地方共創之三階段地方創生模式。該組重...
Share:

【活動紀錄】田寮文史調查期末發表會

                                           (文/圖 黃浩庭) 本學期由歷史系陳文松老師開設的台灣史料專題研究,為成大都計系「台灣惡地協作」計畫下的其中一個子計畫項目。透過修課同學們深入踏查高雄田寮地區,得以更深入了解在台灣惡地地形中生活的人文景觀面貌。本次期末發表會於本月五...
Share:

【新聞轉載】高雄田寮歷史調查成果發表 台日韓學生共同投入「惡地協作」-自由時報記者方志賢

 高雄田寮歷史調查成果發表 台日韓學生共同投入「惡地協作」記者方志賢/高雄報導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400880台灣惡地地質涵蓋高雄田寮、內門與台南市左鎮、龍崎等地,成功大學師生利用1年時間,前往高雄田寮進行歷史田野調查研究工作,5日將舉辦成果發表會,台日韓學生共同發表16篇論文,共同投入「惡地協...
Share:

【參與紀錄】永茂林業生產合作社-竹林地現勘

 延續著先前與永茂林業合作社的交流,今天來到屏東林管處旗山工作站,與屏東林區管理處與高雄市政府農業局、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台灣竹會及永茂林業生產合作社一同討論竹林管理以及竹產業振興...
Share:
Page 1 of 6612345...66Next »Last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