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紀錄】田寮崇德社區&惡地農夫工作室_丁姊與梁舒婷小姐


6/20這天我們來到了田寮的崇德社區,早上9點一進到社區活動中心剛好看到一群活力的奶奶們賣力地做著運動,好奇的打量著我們這群年輕人,不久後梁小姐到了,介紹著今年社區發展協會開始了一周五天的課程,透過勞動部多元就業方案支持社區人力,協助社區據點的運作,讓社區的長者每天都能有活力的來上課。接著進到活動中心為我們介紹社區協會利用社區種植的高梁製做的產品,如:小掃把、花圈等乾燥花小擺飾,供遊客選購。過去社區也會利用竹子來進行竹編製品販賣,但因市場上竹編商品較多,銷路不好,社區便轉做高梁產品。

梁舒婷小姐介紹社區高梁製品
社區過去的竹編藝品

參觀完活力滿點的社區發展協會後,我們來到了惡地農夫工作室,除了協助社區發展事務外,梁小姐積極推動在地產業的發展,結合返鄉青年與小農們共同打造農產平台,目前主推的產品為二仁溪河畔沖刷的肥沃土壤所種植的地瓜,以及因應惡地地形種植的小規模種植的各類蔬果,如目前當季的芒果,將惡地的好味道推廣給大家知道。

然而在訪談的過程中梁小姐也提到了目前惡地產業面臨的最主要的挑戰就是不具經濟規模的產業如何持續經營與發展,加上社區無對外營業展示窗口,僅做網購市場沒有溫度無法吸引更多的消費者產生與商品的連結和對產地的認識,因此丁姊目前正積極爭取田寮月世界設立社區商店,期待增加在地農產品的曝光,丁姊也提到遠見雜誌所做的調查,田寮也是瀕臨消失的鄉鎮,惡地農夫團隊正在為了不讓自己的家鄉消失而努力著。

在惡地農夫工作室拜訪丁姊與梁舒婷小姐

除了社區目前所面臨的挑戰之外,丁姊也為我們介紹了崇德社區過去美麗的風景-有奔月絲路小桂林之稱的惡地農/魚塘,惡地地區因為地形關係,除二仁溪周遭外,水源取得不易,居民們會自行在耕作區附近挖掘農塘,利用泥岩不透水的關係蓄積雨水進行灌溉;而魚塘則是過去做為田寮地區養殖虱目魚農家們額外的經濟來源,聽著丁姊敘述每日清晨莿竹林倒影在水塘上的美景,心神嚮往,可惜,因為過去土地登記等權屬問題,這類的農/魚塘被林務局收回或填回,現在少了一個如此美景,甚是可惜。

離開之前,好客的丁姊切了一大盤的芒果來招待我們,惡地產的芒果口感和甜度皆為上乘,有幸吃到了丁姊試種的新品種-夏雪芒果,難怪人家說田寮人嘴都比較刁,就是被惡地土質所種植的美味農產給養刁的,而梁小姐也提到希望未來可以作惡地農產的成分檢驗,利用科學的方法為惡地農產的美味進行佐證。這件事也提醒了我們可以針對於西南惡地地形、物產與歷史的共同性與相異性進行梳理與了解。

期待未來社區早餐店的開幕,作為社區裡唯一的早餐店,除了防止生活機能外移外,亦將做為未來惡地農產展售的地點,用惡地日常征服饕客的胃。

丁姊熱情招待惡地特產芒果


Sha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

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