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紀錄】「成大 Book 一市」移動圖書館 - 生態藝術好「竹」藝 課程紀錄

 (文/吳冠璋,圖/吳冠璋)

    ▲上圖為生態藝術好「竹」藝 全體學生以及指導老師:成大藝術研究所馬薇茜副教授、材料系蘇彥勳教授於11月 18日當天在台南市左鎮區化石館的合照

「成大BOOK一市」移動圖書館系列課程生態好「竹」藝藉由成大藝術研究所馬薇茜副教授、成大材料系蘇彥勳教授的指導,「前進左鎮光榮實驗小學締造共同價值」為最終目標實行了為期18週的點子發想、發散、聚焦與收斂,循序漸進地帶領來自不同年級、七大系所:物理、資訊、生技、不分、歷史、中文、工資管、統計的十一位學生串起共學、共做、共感的課程理念。

課程的第一章以肢體延展為破冰主題,在身心靈的放鬆與交流下拉開了序幕:首先是分組情境劇,欲以發票中獎的情境結合不同情緒,透過學生的詮釋進行各富特色的演繹;接著是小樹的角色扮演,考驗學生們對於想像力的運用、並同時給予他們靈活發揮的空間,因此促成了各型態的「小樹」:有人描述其小樹像極了榕園那顆婀娜多姿的參天大樹、有人則形容自己是顆剛發芽、孱弱地被風吹起的小樹!透過如此「做中學、學中做」的互動教學,學生間也建立了初步的合作與溝通機制,為接下來的課程討論奠定了良好的基底。







▲上圖為「成大 Book 一市」移動圖書館—生態藝術好「竹」藝 課程師資:成大藝術研究所馬薇茜副教授、扯鈴            技術指導 - 袁丞揚老師以及課程學生們的課堂合照

接下來的篇章中,課程內容與最終目標的連結逐漸明朗,除了延續不同系所成員間情感與默契的各式交流活動外,計畫的核心元素:左鎮光榮實驗小學、竹子、扯鈴、槍花等也逐一被揭開了謎一樣的面紗:左鎮光榮實驗小學特別之處在於它與緊鄰其側的左鎮化石博物館有密切的關聯,除了博物館本身與國小校園結合外,左鎮化石博物館更是「全臺唯一」一間動用國小生—光榮實驗小學學生進行展區導覽的博物館。

而竹子與左鎮、扯鈴、槍花以及竹子本身的用途則令人稱奇:由於台南左鎮土壤鹽鹼性高,被稱作惡地,而作為較能忍受惡劣環境的植物,刺竹一直是左鎮當地的優勢植物,因此「成大 Book 一市」移動圖書館—生態藝術好「竹」藝 將竹子融入課程中,試圖以左鎮的在地景觀為核心,創造大學端與左鎮方的共同鏈結。另外,扯鈴又名為「空竹」,現以編列為中華民國的民俗體育活動之中、槍花的手柄則是以竹子製成,竹子的用途範圍之廣,小至工藝品的雕琢,大又到肢體、戲曲的展演,甚至可結合國際SDG目標,跟上時代潮流,進行名為「永續」的研發與使用。

隨著出車到光榮實驗小學的時日將近,學生們透過持之以恆地的練習又交織出了許多篇章。在扯鈴技術指導—袁丞揚老師的細心教誨下,大家逐漸從完全沒接觸過扯鈴的零基礎新手,蛻變成了能進行平穩運鈴、雙人對拋、八字甩鈴以及手指轉鈴等較高難度動作的好手;而耍槍花的傳統技能也在指導老師—成大藝術研究所馬薇茜副教授的指導下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

    ▲扯鈴技術指導 - 袁丞揚老師教導學生扯鈴的技巧

    ▲成大藝術研究所馬薇茜副教授教導學生耍槍花

然而,除了上述較為動態的課程訓練外,「成大 Book 一市」移動圖書館—生態藝術好「竹」藝 也為學子們安排了較為靜態一章:「圖書館資源使用與搜尋技巧」課程,透過圖書館知識服務組—柯炳州先生、羅組長及工作人員白先生等的指導,學生們學會如何運用成大圖書館線上以及線下資源,甚至能將此技能用於最終目標–對光榮實小的互動教學之上,例如學生們利用成大圖書館線上館藏目錄的檢索功能找到了40本書集,帶往左鎮,與光榮實驗小學的學生們分享。

課程的倒數幾章,成大藝術研究所馬薇茜副教授、扯鈴技術指導袁丞揚老師帶領三位學生前往左鎮光榮實驗小學進行場地勘查,在那裡見到了光榮實驗小學的蔡坤良校長、黃總務主任以及謝體育組長,並留下了珍貴的合影。

    ▲11月6日上午,由成大藝術研究所馬薇茜副教授以及扯鈴技術指導袁丞揚老師帶領三位學生前往左鎮光榮實驗小            學進行場勘,上圖是與光榮實驗小學蔡坤良校長、黃總務主任、謝體育組長的合照


而很快的,來到了最終章!大夥兒搭乘了小巴士來到了台南市左鎮區的光榮實驗小學,將一路以來的課堂討論、依照年級規劃三階段與三大完整主題:低年級的「竹鷹」故事閱讀以及竹簡 DIY;中年級的槍花與竹竿舞;高年級的扯鈴教學,透過惡地「竹子」、傳統技藝:「耍槍花」、「扯鈴」等各項鮮活元素的注入,為這所位在惡地—台南市左鎮區的小學增添一分新意,不僅拓展教學藝文共學新體驗也落實大學社會責任!

    ▲在左鎮光榮實驗小學的互動教學

左鎮光榮實驗小學的交流雖然已畫下句點,但是在最後篇章之後,回到成功大學的生態藝術好「竹」藝 師生團隊仍然不停歇,開始繼續為了接下來2023年12月12日至隔年1月5日的課程成果展覽進行策展安排,在元素上,除了成果展影片、參與學生心得外,也將各年級教案及成果:實體教材、小朋友作品、活動照片呈現於展覽之中,留下值得留念的回憶紀錄。
Sha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

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