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坊的最一開始,佳翰老師介紹設計思考應用的範圍,以及解說設計思考的流程,其中也顛覆我們固有的想像——設計思考的流程並非制式,而是可不斷來回重複的。
結束講解環節後,學生們開始了腦力激盪,順著大張海報上的思路,學生們交流各自看到的問題及痛點,然後將結果歸納在十字象限中,找出最終所要解決的目標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也學習到如何提出問題,以及目標問題需要具備的特質。
接下來進行到下一張海報,學生們需要根據問題提出提案,並且接續上一個人的點子,最後會產出各自不同的提案,學生們除了組內各自投票,也各自跑到不同組別,與其他組別進行交流,讓別組的人投票,找到最佳的提案,在這個過程,學生們除了發想提案外,也藉由投票,讓提案更貼近大眾化。
活化地方提案工作坊 |
來到了最後階段——將提案情境詳細化,利用如同漫畫般的格式,讓學生將目標群眾的樣態、目標群眾接受到資訊的管道、提案的內容以及最後目標群眾會的到什麼影響或收穫等項目變得更加詳細,也讓整體提案更加完善。完成提案後,學生們輪流到各組,講解並聆聽其他組的提案,並給出建議,希望這個流程,可以讓學生的提案擁有多元的視角,使最終提案更完整。
提案工作坊成果 |
經由整個工作坊,學生們展示出他們各自的成果,有些聽起來天馬行空但確實可以實行,有些實際卻不乏趣味性。在設計思考的過程中,除了看到學生們努力產出提案的樣子,也讓多元觀點的交流落實在整個活動中。
在本次課程的最後一天,學生們將左鎮實地參訪到專案工作坊中所獲得的事情,淬鍊成最終的提案,發表出來。
首先登場的第一組所帶來的提案是——遊戲空間活化希望可以藉由以閒置空間作為遊戲工作坊,為當代的小朋友提供更加多元的學習方式,有別於補習班式的才藝探索營,這個工作坊將為小朋友帶來「做中學」的學習過程。相比都市的水泥叢林,左鎮獨有的惡地地形以及其尚未過度開發的自然環境,讓小朋友有更多機會可以與大自然接觸,除此之外,左鎮自身的人文底蘊、地方故事等,讓小朋友得以探索大自然外,還可以加深小朋友對於文化素養連結,而此特點也與現在許多營隊和學習導向的工作坊作出市場區隔,使得左鎮遊戲工作坊更加獨樹一幟。
提案成果發表 |
秀慈老師與評審也對第一組對於市場所作的詳細調查給予嘉許,他們對於數據的整理也有詳實的解說,是在提案簡報中極為難得的。老師建議可以新增工作坊內容的介紹,讓聽者較能夠了解工作坊實際的課程,使簡報更加完整。張秀慈老師亦提及公有市場的閒置是越來越多了,如果這樣的解方有效的話可以推行至各個地方。
第二組的提案則是羅來受的甘味人生,希望可以透過將當地文化包裝成有趣的故事,解決左鎮景點散落各地的問題,將rpg遊戲建置在化石園區及左鎮老街之間的露營區,以“露營”及“兩天一夜”做為賣點,希望可以留住左鎮的遊客,並藉由遊戲的過程,促使他們到左鎮的其他地方遊玩,更加了解左鎮的文化歷史。
而學生也在實地參訪的過程中,發現相比台南其他觀光景點,抵達左鎮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然而左鎮的景點較為零散,且單一景點花費的時間不多,因此學生也希望可以藉由較長時間的rpg遊戲,讓遊客來到左鎮可以逗留更久,不會因為「來左鎮需要花費較長時間但來左鎮卻玩一下子」的原因,而失去來左鎮的熱情。
張秀慈老師與評審給這組的建議,則是認為故事的主題可以多加參考當地歷史,老師也藉此機會與學生們介紹左鎮的地方歷史,並點出此次提案提出的故事雖然吸睛,但許多地方與史實相違背,因此建議這組的故事可以對於當地歷史有更多的著墨。但這組的故事發想力及其市場定位能力仍是值得嘉許。
團隊師生合影 |
整體而言,兩組的呈現方式不同,所側重的主題也不同,第一組主要著重在市場調查以及數據分析上,將提案的市場定位及目標群眾描寫得非常詳細,藉由數據的烘托更加具體與客觀。第二組則是以主題做為報告重點,介紹了RPG遊戲實際上的劇本,與將來的取材方向,把主題的趣味性帶到簡報中。在課程的最後,張秀慈老師也表示期待將來提案的實現,並希望這些提案能為左鎮帶來更多有趣的改變。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