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錄】與湯姆生的今「石」家家酒,木柵、永興教會巡禮

 (文/許湘翎 圖/課程助教群)


2024年5月4日,這次我們的行走軌跡以小玉山出發點,行徑內門的木柵吊橋,直搗湯姆生曾留影的石厝玩耍,再到木柵教會旁集穡室快樂農場享用特色午餐,最後翻過烏山抵達永興教會。

小玉山

小玉山為月世界泥岩地形中的特殊景觀,初訪此地心想:「趕快用快門捕捉大家上路前還有笑容的樣子」,擔心接下來漫漫長路中,水分的流失和體力的消耗會使同學們的笑容逐漸消沉。

不過,也許是我多慮了,這趟行走的過程中,我發現同學們笑容中的靈光並無消逝太快,也許跟慢跑這項運動一樣,當你跑到一定的里程數後,接下來身體和腦袋都會沈浸在跑步這件事當中。而我從同學們的眼中發現的是,經過第一次行走的愉快經驗,大家這次已預備好更多信心來行走了!

抵達修建完成的木柵吊橋,原先制高點的鐘樓已拆除,我們循著湯姆生的影像前往同學們最有興趣的「石厝」,石厝是由天然的石頭、石板形成像是古厝的樣子,成了當年孩子們的天然遊樂場,同學們從低處岩石攀爬經過石縫間的天然通道抵達上方的洞口,在這裡駐足玩樂了許久。

木柵吊橋


石厝

雖然岩石上的灰塵使同學們衣服弄得髒兮兮的,不過看得出大家絲毫不在乎這一點小問題,而是享受在石縫間的趣味。

接著抵達享用午餐的「集穡室快樂農場」,這頓有機食材製作如法餐等級的午餐是由李蕙琪牧師娘為同學們量身製作,從牧師娘介紹料理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對於食材的用心和創新,如何運用少糖少鹽少油健康的料理方式讓食材自然的風味表現出來,牧師娘說道:「菜色盡量都以原形食物為主」,即使有看不出食物原形的食材,也是以天然的方式萃取、烹煮而成,她也補充道:「現代人外食太多,很少有機會吃到天然的原形食物。」


集穡室快樂農場李蕙琪牧師娘

在木柵部落第一位基督徒戴返後代的戴智煦牧師謝飯禱告後,很快的,大夥兒們像是蝗蟲過境般地把盤子內的食物一掃而空,不但驗證了牧師娘的好手藝也是同學們上午行走後體能大量消耗的一大有趣景象。

戴智煦牧師謝飯禱告

餐畢經過木柵教會,我們從路旁一面掛著「馬雅各古道」的告示牌進入準備翻過烏山,前往位於內門的永興教會。聽當地人說,這條古道是近期修築完成,更容易兩邊的往返,我們有幸能夠透過雙腳踏上這段路,是相當不容易也幸運的事。

最後,我們終於抵達「永興教會」,永興教會早期稱為「柑仔林教會」,接著改名為「溝坪教會」,於1871年1月8日由宣教師馬雅各醫師主持開設禮拜。經過了150多個年頭,教會依然佇立在這裡等待我們來臨,也許這就是馬雅各之路所帶給我們的精神價值所在吧!

永興教會




Sha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

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