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發表】「根際微生物學研究與應用」實驗成果記錄

 (文/侯育珊;攝影/侯育珊)

解決農業挑戰:探索永續農業的創新實驗

36日的參訪讓我們有機會深入了解台南左鎮的睦睦村果園,體會農民面臨的現實困境。參訪結束後,老師鼓勵我們針對農民所遇到的問題,設計實驗來尋找解決方案。這次參訪的主要發現是根瘤線蟲、薊馬和粉介殼蟲對芭樂果園產量造成的劇烈影響。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我們將實驗分成三個組別進行,期望能找到有效且永續的解決方案。

第一組:延長放線菌的防治效果

第一組專注於生物製劑的防治效果,尤其是放線菌在田間施用時存活時間有限的問題。我們的研究目標是探討添加甲殼素和共培養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多樣性的影響,並驗證甲殼素能否延長放線菌的存活時間,增強線蟲防治效果。經過實驗,我們發現添加甲殼素後,放線菌在土壤中的存活時間明顯延長,可能有助於提升線蟲的防治效果。

第二組:生物製劑對土壤微生物的影響

第二組的研究重點是探討生物製劑的不同施用方式是否會影響土壤微生物群落,進而改變作物的生長狀況。我們使用的生物製劑需要分別將發酵一天的肥料和未發酵的肥料加入土壤表面。結果顯示,施用生物製劑無論是否經過發酵,都會改變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組成,但發酵後的生物製劑對土壤的改變較大。實驗成果證實不同的施肥方法會導致土壤微生物組成的變化,對於維繫作物的健康生長將有所影響。

第三組:刺果番荔枝葉水萃取物的應用

第三組的研究主題是探討番荔枝葉水萃取物作為生物農藥施用到土壤中,對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組成和分類的影響,並確定其安全使用濃度。刺果番荔枝葉水萃取物含有天然有效的殺蟲劑成分,對薊馬和粉介殼蟲等害蟲有效,符合永續發展目標 (SDG)。研究結果顯示,使用番荔枝葉水萃取物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樣性和豐富度有所增加,特別是在較低濃度施用的情況下。

總結:從土壤微生物的角度看農業改進

從這些研究中,我們發現生物製劑和生物農藥對土壤微生物群落有相當程度的影響。生物農藥中的生物鹼等活性化合物具有抗菌潛力,但需要控制劑量以避免對土壤微生物造成不利影響。我們的實驗顯示,適量施用這些物質有助於提升土壤健康,促進植物生長,並為農業實踐提供了可行的改進方法。

各組期末報告成果分享

Sha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

Labels

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