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發表】數位創生:左鎮齊步走-左鎮國小科技課程暨大學社會實踐成果發表會

 (文/陽品卉;圖/賴政達) 2022年12月8日於台南左鎮沐重光珈琲商行舉辦「數位創生: 左鎮齊步走」左鎮國小四年級科技課程暨大學社會實踐成果發表會,由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與左鎮國小共同合作,在多方的幫助與合作下已圓滿落幕。參與者在結束時一同合影留下美好的回憶活動當天,左鎮國小四年級的小朋友拿著自己製作的數位地圖資料,從左鎮農會開始往沐重光商行前進,一路上孩子們有說有笑,彼此分享著家裡的日常,到了農會時當主任請孩子們各自發表自己的地圖作品時,孩子們不免開始緊張了起來,互相推派彼此擔任先發選手,但當開始發表自己所建置的左鎮老街地圖點位時,從孩子們的言語字句中透露出他們對於左鎮社區的熟悉以及喜愛。孩子們一路有說有笑地跟單單老師分享彼此的生活日常單單老師站在一旁給予孩子發表自己作品的勇氣到了活動現場,擺滿了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系、資訊工程系以及南台視覺設計系學生於惡地協作課程的成果,有祝福之路小冊、馬雅各之路地圖導覽到互動式左鎮老街桌遊以及數位板左鎮冒險地圖等,十分豐富且有趣,吸引了左鎮社區的居民們熱切的前來參與這項盛會。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課程成果展板學生熱心地向附近的社區居民介紹現場的作品本次活動由秀慈老師主導,向在場民眾們介紹此次課程的成果,由於觀察到現在人人到哪都需要看地圖的環境下,運用google...
Share:

【活動紀錄】2022 Lounge展藝集 ft. Badlands Table 03

(文/蔡孟玲,圖/蔡孟玲、趙之為)2022 Lounge展藝集 與 Badlands Table 03 論壇,於9月24.25日周末於龍崎182橋下公園圓滿落幕。活動以山海戀的放竹排為市集主視覺,擴大鏈結學校USR計畫、工藝指導、產品設計、品牌伴手禮、南部農產與區公所社造成果等,期待翻轉龍崎以節慶《空山祭》季節性造訪的印象,成為故鄉在地實踐的美好淺山花園。Badlands Table  03 竹產業育才實戰經...
Share:

【活動紀錄】以政治生態學觀點探討台灣淺山地區保護利用政策與地區發展之關係—台南左鎮之個案研究 論文口試

 (文/圖 吳虹玉)口試日期:2022/06/21經過三年的資料分析及田野調查,黃偉茹老師的研究生吳虹玉於6/21進行論文口試審查,探討政策的發展脈絡下與左鎮地區的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狀態邊緣化之關係,然而受到疫情影響,本次口試採用線上方式進行。線上口...
Share:

【活動紀錄】「台灣史料專題」期末成果發表會

 (文/余秉翰;圖/趙之為、余秉翰)  「台灣史料專題」期末成果發表會於2022年7月1日,於歷史系館25236教室舉行。成果發表的內容,主要是課程參與同學,發表結合內門田野實地經驗所產出個別主題之內門小論文。   期末成果發表會除了課堂原有師生以外,USR惡地協作計畫的總計畫主持人,都計系張秀慈副教授,以及計畫助理蔡孟玲、趙之為同學,亦前往現場聆聽論文發表,共襄盛舉。   現場同學們總共有五位同學進行發表,題目分別是〈日治時期高雄州內門地區的畜牧業──以內門的豬隻為例〉(和田奈穗實/歷史所博士班)、〈賜姓政策對內門西拉雅族的認...
Share:

【參與紀錄】「台灣史料專題」課程田野調查──內門紀行

 (文/余秉翰;圖/陳文松、余秉翰、林彥宏)第一次田野調查(2022.5.13)   自三月開始爆發的新冠肺炎變異株Omicron感染潮,儘管大多數的確診者都是無症狀或是輕症,但是面對指揮中心一度失序,民眾一度缺乏清楚指示無所適從,也多少擔心自己成為病情少數的中重症感染者之下,要如何與疫情學習共存的同時,對於向外踏出一事,心中難免會感到那麼一點疙瘩。5月13日的第一次田野調查,便是在如此環境之下展開。   五月中,南台灣疫情尚值混沌階段,學校教學方針也改以線上為主。所幸課堂師生總人數不超過十人,要集體外出比較不困難。最後,除...
Share:

【場域連結】莿竹產業發展相關議題訪談- 屏科大羅凱安老師

(文/郭玠佑)        2022年7月26日,惡地協作USR計畫團隊的張秀慈老師與黃偉茹老師,與長期致力於竹產業實務研究的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羅凱安副教授,以線上會議的方式共同探討竹產業發展中,當前相關法令的架構與限制,並訪問其對法令鬆綁的進一步看法。法令的管制方式與困境                當前法令對竹林採伐的管制,會受限其所處的林地而有主管機關、法規上的區別,例如國有林的《國有林林產物處分規則》,保安林的《保安林經營準則》等;各採伐行為須逐地申請,且會因地方而有不同的行政調令。  ...
Share:

【活動紀錄】與湯姆生、馬雅各的夏日惡地大冒險—左鎮國小西拉雅文化暑期營

(文/趙之為,圖/趙之為)        由國立成功大學BEST惡地共築團隊與台南市立左鎮國民小學合作之「與湯姆生、馬雅各的夏日惡地大冒險」西拉雅文化暑期營隊,在多方協力之下圓滿成功。小小冒險家們拿著營隊故事板、手比拍照姿勢,宣告與湯姆生、馬雅各的冒險旅途圓滿成功        本次營隊是BEST惡地共築團隊在成大惡地協作USR計畫張秀慈老師媒合之下,與左鎮國小合作提案文化部文化資產局「111年文化資源潛力點開發計畫」的執行成果之一。因應文化部近年積極推動文化路徑相關計畫,而台南市左鎮區為「湯姆生、馬雅各與臺灣多元族群文化路徑」重要節點之一—1871年英國攝影師約翰湯姆生來訪台灣南部淺山地區,從不同角度以影像與文字記錄從台南到高雄淺山地區的平埔原住民族群生活、歷史與文化,其中路徑中所到訪過的拔馬與崗仔林,即位於現今的左鎮一帶,保存過去珍貴的西拉雅族、拔馬禮拜堂(今左鎮教會)、莿竹林、月世界等影像與文字記載。湯姆生保存下左鎮的歷史樣貌,對於左鎮具有重要意義,亦為串起現代與過去對話的媒介,是為結合至在地學童教育的良好發展主題。因此本次提案從左鎮國小西拉雅特色課程為出發點,結合湯姆生馬雅各文化路徑為主題,設計系列體驗教學與活動,讓孩子從歷史、自然資源、產業等不同觀點體會左鎮的文化,乃至於後續的推廣與轉譯,提升對在地文化的認同,並成就「湯姆生、馬雅各與臺灣多元族群文化路徑」發展基石的一環。  ...
Share:

【活動紀錄】馬雅各之路(台歐班)戶外教學

(文:吳庭萱/圖:吳庭萱、楊中平)馬雅各之路是由成大資訊工程系楊中平老師所開設的課程,在2022年五月帶領八位外籍學生走訪這條深入南台灣、穿越惡地地形的壯遊路線,進行一趟深度心靈、文史之旅,更加認識台灣醫療宣教之父馬雅各與英國攝影家湯姆生的貢獻。...
Share:

【活動紀錄】台灣常用竹構接合型式分類與結構性能試驗 論文發表

(文/圖 鄭少耘)日期:2022/07/11經過兩年的研究與試驗,杜怡萱老師的研究生鄭少耘於7/11發表其論文 : 台灣常用竹構接合型式分類與結構性能試驗 ,因疫情影響,本次發表於線上舉行。以下為論文摘要:竹材在台灣分布範圍廣泛,生長週期短,且能自然分解,若作為構築材料,可節省運輸及製造過程耗能,減少對環境負擔。然而,竹材為天然材料變異性高,接頭形式多樣化,其結構性能之確認為竹構造設計中的重要...
Share:

【活動紀錄】 來自西拉雅的心意_文化遺產創意營銷 線上成果發表

 文化遺產創意營銷課程由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林蕙玟老師指導,以湯姆生攝影作品主題式分類,透過研讀和蒐集湯姆生所拍攝內門木柵社區的攝影作品文史脈絡與歷史故事與視覺象徵,分析並尋找內門社區住民連結的關鍵元素,以規劃設計田野資料,蒐集和互動活動的基礎,與社區代表進行互動及採集資料。接著針對田野資料文字與視覺分析,並定義相關策略以形成具執行性的方案,以創新方式製作禮盒內容並系統化和測試,將禮盒訂製宣傳策略並拍攝影片,向社區代表夥伴們與同好發表四款禮盒。本次線上成果發表分為兩個時間6/11、6/13,第一場為針對社區代表夥伴們的成果發表,四款禮盒的設計發想歷程說明及禮盒介紹,以及播放宣傳影片。第二場為同好參與者們對四款禮盒的功能性和規畫製作細節進行線上互動交流,兩場皆得到不同面向的回饋與肯定。兩場皆針對每款禮物盒進行投票與現場意見蒐集,讓同學們能接收更貼切和精準地評價,以便進行後續回顧整學期的反思與學習,而參與的每一方夥伴們都得到美好的互動經驗與相互學習。6/11...
Share:

【活動紀錄】回顧與前瞻—新資訊小組期末分享會

惡地協作USR計畫團隊新資訊小組教師群 (文/趙之為,圖/趙之為)        隨著110學年度告一段落,適逢惡地協作USR計畫團隊準備提案教育部第三期USR計畫,因此計畫主持人,同時也是計畫團隊新資訊小組的召集人—都計系張秀慈教授,邀請小組內的教師夥伴進行期末分享會,回顧彼此參與惡地協作計畫或與惡地社區夥伴合作的經歷,並提出未來想新增或深化的部分,作為計畫團隊擬定新一期計畫發展路線的重要參考依據。        目前惡地協作USR計畫團隊新資訊小組由都計系張秀慈教授、生科系李亞夫教授、歷史系陳文松教授與資訊系楊中平教授組成,透過USR計畫開設社區規劃、生態調查、史蹟勘考及文化路徑等相關課程,或指導研究生進行惡地產業、農作、歷史文化的論文研究,延伸專業能量至惡地場域。本次期末分享會主要請老師們分享110學年課程開設狀況,以及參與惡地協作USR計畫印象深刻的事物。其中文松老師提到在惡地進行歷史研究的成效較無法如振興地方經濟般馬上浮現,不過仍透過不同課名、同個場域的課程架構設計,盡可能讓學生的專題研究得以延續,不受限於學期的時程與學分限制。同時也持續將課程累積的專題研究成果彙編成冊出版,期許以紙本的形式讓惡地的歷史知識得以被散播。  ...
Share:

【活動紀錄】永續都市與地方行銷實習_線上成果發表

 (文/王薇婷、圖/王薇婷&張秀慈)本學期由都市計劃學系張秀慈老師帶領同學一同走進內門,在「永續都市與地方行銷實習」課程中這次以高雄內門區的西拉雅、羅漢門兩大文化主題,進行文化路徑主題下的觀光發展計畫。因應疫情,從原本的實體社區發表,轉為線上方式分享本學期的規劃成果。當天成果發表的與會者不僅有參與課程的同學、本校與其他學校的師生,還有公部門(水保局、台灣歷史博物館)、對湯姆生馬雅各之路有興趣的夥伴蒞臨,更邀請這學期持續用行動陪伴課程學生的內門區社區夥伴共同參與。在當天的成果發表中,一開始由秀慈老師揭開序幕,感謝與會者的蒞臨,...
Share:

【活動紀錄】奇蹟之牆工作坊

(圖/蔡孟玲. 文/蔡孟玲、柳芝蓮Jane)110下半學期終於來至尾聲,時逢走過USR的三年期的最後一年,惡地協作團隊召集所有參與的老師與助理,邀請ICA引導師Larry 與Jane,共同與我們執行回顧與展望的「奇蹟之牆工作坊」。工作坊以一張回饋單開啟討論,讓我們藉由回顧我們這三年的記憶,回溯自2019踏入淺山地區,共同組成「惡地協作」的起源。Larry 讓我們用筆記錄下我們這段回憶中,感到有希望、有改變、有愉悅的時刻,以及這路走來最深刻的事情。回饋單的交流以小組進行,我們相互分享著參與惡地協作的經歷。8分鐘後的換組行動,我們寫下這些重要事件的日期大事記,並以特定顏色指向惡地協作目前的三大主題:「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回顧活動-回饋單分享換組行動-大事紀回顧惡地協作團隊始於2014年跟隨成大人社中心的計畫,於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基礎上,2020加入大學社會責任實踐,擴大場域為整個西南惡地淺山地區。當我們排列著寫下的大事件,驚覺著這樣的USR行動不僅是三年,而是共同帶領學生走入社區,對場域展開觀察與關壞的第8年。Larry...
Share:
Page 1 of 6612345...66Next »Last

cobadlands.blogspot.com

技術提供:Blogger.

關於

本部落格主要紀錄教育部第二期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之相關活動。「惡地協作」計畫為國立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簡稱,本計畫立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4-2019年間所執行之「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長期於台南左鎮進行社會實踐之基礎上,2020年起進一步透過申請教育部USR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三個主題,將實踐場域擴大至西南惡地,範圍包含台南左鎮、龍崎、高雄田寮、內門等地,邀請成大校內跨領域師生,與地方組織及社群夥伴,進行結合惡地之場域教學與研究實踐。期許能夠建立在過去之基礎上,透過課程參與、研究深化、交流共學、資訊分享等多元方式,形成區域共學圈,協助惡地淺山地區的永續發展與創新經營。

歡迎回饋指教。

網頁建置成員:

張秀慈、黃奕綺、林潔、林佩潔、彭劭琳、蔡孟玲

網頁內容貢獻者:

吳虹玉、李文豪、林宏翰、林佩潔、林珊、林禹欣、林潔、郭佳妮、彭劭琳、廖紅雯、蕭柔、王薇婷、黃浩庭、陳品鈞、黃馨緯、林禹欣、黃任妍、莊秉元、林孟瑾、蔡孟玲、趙之為、郭玠佑、林宥祺、林筱棋、林玲安


collaborativebadlands@gmail.com


時間

標籤

搜尋此網誌